……
拜访完了邻居,还大致确定邻居们都不是争强好胜、尖酸刻薄的极品,顾倾城放下心来。
赵青云安顿完家里,便去书院报道。
堂弟狗蛋儿跟着赵青云做书童,帮着跑腿、背书包等等琐事。
赵青松则在家里弄了个小校场,扎马步、打木桩,每天都认真的练习。
顾倾城呢,偶尔去拜访崔太太,剩余时间则都在家里静养。
赵元仪忙前忙后,还会走出家门,跟东西两侧的邻居来往。
慢慢的,顾倾城对邻居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东侧郑先生家,郑先生病弱,不能太过操劳,家里家外都是贤惠能干的万氏在料理。
万氏的长子今年十三岁,已经通过了院试,是县城最年轻的小秀才。
次子次女是龙凤胎,今年都七岁。
次子在书院读书,女儿则跟着母亲学习,平日里很少出门。
不过,隔着一道墙,顾倾城总能听到女童的笑声、背书声,便知道隔壁的小姑娘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
西侧邻居则是“祖孙”俩。
祖母梁氏,年轻时是个绣娘。
儿媳妇死了,便带着唯一的小孙女进京去投奔亲戚。
只是在路过县城的时候,小孙女病了,情况还不太好。
梁氏只得租了房子,留在县城为孙女儿调养。
没了盘缠,梁氏只得重操旧业,靠着刺绣赚钱。
顾倾城看着赵元仪提到梁氏时,又是惧怕,又是敬慕的模样,心下一动:“元仪,你想学刺绣吗?”
咳咳,她可不是想培养便宜侄女儿。
实在是她不想再去买成衣,而赵元仪的针线活也只是普通。
顾倾城讲究惯了,没有条件都想创造条件。
把赵元仪培养出来,自己就能合情合理的穿上精致、合心意的衣裳。
“想!”
赵元仪深知“灾年饿不死手艺人”的俗语,过去没有机会,现在机会送到了手边,她哪有拒绝的道理。
在赵青云并不知道的情况下,自家亲娘已经跟西侧的邻居有了更深一步的接触。
而他,则凭借超高的天赋,赢得了郑先生的青睐。
“哦?你也住在书院后街?咱们竟还是邻居啊。”
郑先生有些惊喜,下学后,主动邀请赵青云去自家做客。
坐在廊庑下,双手托着小脸,想着如何用自己的所学给家里开辟财源的郑晚君,抬眼就看到了一个白皙、精致的小小美少年!
第141章 男主极品亲娘(二十九)
一袭素衣,身姿笔挺;唇红齿白,五官精致。
小小少年,已经颇有几分君子如玉的气势。
郑晚君从不来都不知道,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居然也能这么好看。
这种美,不只是来自皮囊,还有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气质。
“君儿,这是隔壁赵家的大郎,比你年长两岁,你可以唤他一声赵哥哥。”
郑先生进门就看到了自家小闺女,笑着给两只小的做介绍,“青云,这是我家掌珠,小名晚君,是我与娘子期盼许久才姗姗来迟的小宝贝儿。”
郑先生提到自家女儿,像极了一个女儿奴。
清雅文弱的面庞上,满都是欢喜与骄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