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份密旨都是一样的内容。
当然不是三人高风亮节,要为苏曳请功。
真正的请功折子上,这些事情他们一个字都不会写。但是要把实情密奏给皇帝,免得朝廷被动。
关键是,苏曳也有自己的舆论喉舌的。
京城有十几万人和苏曳利益捆绑,关键时刻,都会为苏曳说话。
看到这三份密奏后,皇帝脸色顿时变了。
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
这一场大捷,苏曳竟然是头功?
原本苏曳上报收复烟台和大连,朝廷还可以指责他投机取巧。但是现在炮轰洋人旗舰,击倒洋人统帅,这对于清廷来说,就是头功。
按照本能的思维,主帅倒了,所以退兵了啊。
当然,其实这一战苏曳不是头功。但在他的表演下,在天下万民眼中,那就是头功。
现在天下万民根本不了解新式战争,脑子里面还是百万军中取敌人上将首级。
擒贼先勤王,灭了敌人主帅,这还不是头功?
接下来,皇帝强颜欢笑,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恭贺。
朝廷所有官员,纷纷出列。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如此大捷,当与天同庆。”
“如此大捷,皇上当祭天!”
“皇上啊,我大清中兴,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