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第518章 天下七分(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事实上,这些天他已经差不多将整个太原之争的前后详情都知道的差不多了。太原之争,真正的最大利益人,无疑其实还是燕京朝廷,是他们辽东军。

杨广一死,辽王杨暕又势力大伤离开太原,如此一来,如今天下,反而是燕京城中拥立的太子杨杲最具正统姓。杨杲本就是国之储君,身为太子又掌有传国玉玺,而且萧皇后此时也在燕京城。杨杲此时不管是与太原败走的辽王杨暕相比,还是与太原城的皇长孙杨倓相比,他的优势都是最大的。而现在他们所要谋划的,就是如何将这份优势发挥到最大。

端过陈雷送过来的热茶,陈克复喝了一大杯,疲倦的身子也感觉要清醒了许多。

放下茶杯,陈克复又拿起了桌上的一幅地图。在这上面,已经被陈克复标上了一个个的记号。

河东的太原城位置上,被陈克复用朱砂围了一个圈,写上了一个李字。据情报显示,河北的十几个郡,如今已经大部份都在李家的掌控之中。

而在关中的西京长安城,那里也已经划上了一个圈,一旁写了宇文两字。太原一战,关中军先是被杨暕的人马突袭,后来又被李渊与王世充联手攻击。十余万关中军最后回到关中的,还不到一半人数,就连长安留守卫文升也是受了重伤。如今关中长安大权,尽在宇文氏的掌握之中。更兼关中有地利之险,东面的潼关为天险之关,虽实力大损,却自保有余。

陈克复将目光移往地图上的河南,在东都洛阳的位置上,这里被标记了一个王字。这是昨天刚刚添加上去的,墨迹犹新。王世充在太原与李渊共同打败了关中与杨暕两派,最后却还是被李渊算计。还总算王世充也不笨,早有准备,让李世民吃了一个大亏后,却十分聪明的没有继续留在河东与李渊硬朗拼,反而是率军反回起家之地江淮。

不过他率着大军一路走到洛阳却是再也无法向南了,在洛阳的南面,早已经被李密的瓦岗军围了两个多月。如果不是这座杨广继位后新建的都城的超级防御能力,洛阳说不定早已经成了李官的屉中物。

河南之地大部被李密所得,就算想绕道山南回江淮也不可能了,山南之地有陈朝的朱粲阻隔。虽然江淮之地还有大部份在隋朝官员的掌握之中,但是王世充却是被挡在了河南西面,再也回不去了。而洛阳城此时被李密围了两个多月,也是十分危急,此时看到王世充的大军,哪有放过的道理。

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侑,连忙在留守大臣们的建议下派出了几批大臣劝说,最好许下一堆的好处,总算将王世充和他的江淮军给请入了洛阳城。

不过请神容易送神难,如今的局势,王世充这般轻易的入了洛阳城,又岂会再吐出来。连陈克复知道这消息后,都不由的骂了几句王世充走狗屎运,真是失之桑隅,收之东隅。在太原,谋划了许久,最后一无所获,却没想到,半路经过洛阳,反而是白捡了一座都城。估计李密知道这事,肯定得吐血三升,他打了几个月打下不,却不想让李密给白捡了。

“殿下,军情急报!”陈雷拿着一张手卷急忙跑了过来。

陈克复连忙起身,打开手卷仔细的看了起来。

匆匆浏览一遍,陈克复已经是微微变色。坐在书桌前沉默了一阵,陈克复提起笔,在那张地图上又圈记起来。

提起笔,有些沉重的在天府之国的岷蜀蜀郡成都城上划了个圈,在一旁写下几个蝇头小楷,“秦王杨浩”。秦王杨浩是原秦王杨俊之子,是杨广的侄子。他父亲生前被贬,他后来虽得继承王爵,但却也被贬到蜀郡。此时乱起,当地世家豪族立即将三十四岁的秦王杨浩拥为大隋天子。就在数曰前,杨浩已经在成都称帝,置百官,并称李渊父子为国之逆贼,邀天下兵马共讨之。

陈克复轻笑两声,自言自语道,“开始割据称帝了吗?”

刚要放笔,陈雷又拿着一封军情急报送了进来。

“辽王杨暕率兵马南下,在南郡击败陈朝朱粲,在江凌称帝!”

“李渊太原城宣告杨广传位诏书,拥立皇长孙杨倓称帝登基即位!”

“王世充等洛阳官员拥立皇孙越王杨侗登基称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