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第944章 渭水之战(四)(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陈雷下去传令之后,陈克复望着对岸,叹道:“看来是打的还不够痛,既然如此,那就再打狠一点吧。”

又是一个无月之夜,夜幕低垂,狂风呼啸。

渭河流缓,两岸平坦,处处皆可架设浮桥。南岸的许军两天来也是沿岸遍派斥候,随时观察着北岸陈军的一举一动。宇文士及早已经发下话来,只要陈军敢渡河,便要来个本利全送,打陈军一个落花流水,全赶下河去喂鱼。

虽然一连两曰陈军皆无动静,甚至有斥候探到,陈军依然还在围困那数千被围的弟兄。被围弟兄数次发起突围,并没一人投降。这个情报传回,让心中受伤的宇文士及难得展颜而笑,大叹路遥知马力,真正是疾风知劲草。关健之时,才显出了梁元礼将军与麾下数千将士们的忠义。当下下令,把所有被困北岸的将士名单抄录一份,发回长安,让朝廷给各家将士家眷厚加怃恤,不能亏了这些忠贞将士。

南岸的许军将士见到北岸还有一支坚持战斗的国朝忠贞将士,心里不免觉得陈军在围杀那数千将士之前,不可能会南渡。如此一来,监视着渭水的斥候们也不免有些懈怠。尤其是在这寒冷的晚上,他们可不觉得陈军能偷偷摸摸的把浮桥给搭起来。

这样的天气,就算是大白天的搭一座浮桥,也得诸多时间。大晚上无星无月,如果又不点火,想渡河怎么可能。

不过显然这些这样想的许军斥候并不清楚陈军的风格,陈军向来就喜欢兵出奇招,不走寻常路就是这支军队的最大风格。

渭水滔滔,北岸河边此时人衔枚,马裹蹄,两万兵马静静的潜伏着。

“来了,来了!”

一名斥候飞奔着过来,兴奋的对陈克复喊道:“陛下,张元帅到了。”

果然,黑暗中数十骑人马赶至。为首一人却正是本来驻扎在武关对面的张仲坚大胡子,一见到皇帝,他立即上前行礼。

陈克复一把拉起他,“一切准备好了吗?”

“一切如陛下所说,五百艘船,已经过了渭口,臣先行了一步,他们马上就到。”

“有人发现没有?”

“放心,臣等十分小心,这次所选皆是小船。潼关守军被陛下一招骗走了两万,只剩下一万人马现在坚守着潼关,连关城都不敢出。”

“那就好。”陈克复笑着点头。这两天来北岸的陈军一直没有半点动静,等的就是今天晚上。

在对岸的许军看来,陈军要想攻打他们,那首先就得过渭水。而要过渭水,以现在的天气和水量,那就必须得搭浮桥。而浮桥却不是那么好搭的,几个小半天时间哪里可能搭的起来。而只要陈军一搭桥,斥候们肯定能马上发现。到时来个半渡而击,这可是个击败陈军的绝好机会。

所以在大多数许军将士看来,陈克复不可能会做这样的蠢事。

而陈克复正利用许军的这种思维方式,来了一个出其不意。

渭水河宽,水流平缓,河岸平坦。要过河确实唯有搭浮桥这一步,但浮桥的搭法可不止一种,其中最快的一种,那使是舟船相连,瞬间可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