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

五二一 不是什么人都能得罪的!(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连子宁点点头,李铁素来说话谨慎,能得他一个办事还算妥当的评语,说明这陈桐还算是不错。因着陈大康这层关系,连子宁也是想让他露些脸面。

他摆摆手:“去吧,顺便把陈桐叫过来。”

李铁应声而去。

不多时,陈桐便推门进来,叉手行礼道:“标下见过大人!”

“嗯。”连子宁点点头:“这次叫你过来,有件要事吩咐。”

他抖抖手中的纸:“把这拿下去,用信封儿装了,火漆封好,带上一个小旗的人,把这封信送往白鹰峡杨沪生处。”

“是,大人!”陈桐心下一喜,知道这是伯爷有意抬举。送信这等活儿,耗时间长,危险姓低,可说是比较轻松,但是功劳可不小,也是资历上的一笔。

连子宁又交代道:“另外,见到杨沪生之后,给我传个口信儿,就说,杨沪生干得不错,夏子开虽然有些疏漏,但临机应变也是过得去,你们两个,有功无过,何必请罪?好好打,看看信里面说的是什么,也让那纳兰建成吃个暗亏!”

陈桐心里暗自念叨了几遍,道:“大人,标下记住了!”

连子宁摆摆手:“去吧!”

——————————分割线————————这会儿约莫是四更天了,天色黑漆漆的,今儿个天色不太好,天空中月亮隐没在乌云之后,就连星星也没有几颗,在天际闪烁着几许微弱的光芒。

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深秋的寒风从北地呼啸而来,在空中打着旋儿的席卷,已然是有了十分的寒意。

哈口气,已然是可以出雾了。

这等天色,就连杀人放火都不太合适,只合在家中呼呼睡大觉。

燕京城西直门的城门楼子上,挂着几盏气死风灯,在呼啸的风中摇摇晃晃着,散发着委托的灯光,也就是照亮巴掌大的地界儿。

西直门可是有些渊源,乃是元朝至元四年元士祖忽必烈在金中都旧城东北营建新城时开始建造的,在元朝时西直门被称和义门,是东直门的姐妹门,刘秉忠为西直门总设计师,郭守敬负责水源方面的设计,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设计建造,至元二十二年完成。

元至正十八年冬天,正是元末农民大起义如火如荼的时候,元顺帝为防农民起义军攻城,下令赶筑包括和义门在内的十一座城门的瓮城和城外护城河的吊桥。大明朝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率大军攻占燕京城,为了防止北元的反扑,曾命华云龙整修和义门及附近城墙,永乐十七年再次修缮后改名西直门,明朝正统元年明英宗命太监阮安等监修京师九门城楼,正统四年完工,修建时利用和义门原有的门洞,将原瓮城压在新建的瓮城之下,可以说是颇具机心。

不过估计是不怎么结实——正德二十五年,大风毁坏西直门城楼,虽说燕京城这风是够大的,但是也不至于大到这等程度,而堂堂城楼还不等敌人打过来,竟然能被大风给吹跨,其质量也是可见一斑了,这事儿在民间已然是传为了笑柄,不时有文人把此事写进书中,针砭时弊,拿出来冷嘲热讽一番。

也因为如此,正德皇帝大发雷霆,只是正统年负责重新修建城墙的那些官员工匠,过了这么些年,都是已经死透了,怕是连骨头都烂没了,他也着实是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撒气。不过这位好大喜功的主儿,却是正好趁着这个由头儿,下令重新营建大明城墙及九门!

为了重建燕京城。特地设立有司衙门为正二品,工部尚书兼之,从山东、北直隶、河南,陕西,陕西,湖广诸布政使司民夫一百三十万,曰夜劳作,生生累死了三十万人,耗时五年,带哦了正德三十年的正月初一,才算是全部完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