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

五八三 武毅军,二百个千户所的狂想!(5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桂萼去职,戴章浦取而代之,自然要在部中清洗那些桂萼的老势力,而他之前在兵部数年,也是摸摸观察,暗中潜伏,对于部中哪些人乃是桂萼的死党,哪些人乃是对桂萼恨之入骨,郁郁不得志的,都是一清二楚。因此陈良川便是入了他的视线,先是被提拔成正六品的主事,而若是这一次差事办的得力,回去再升一级也不是不可能。

一用之下,便也是发现,这陈良川竟也是颇具才干,因此现在俨然已经是戴章浦的心腹之人了。

陈良川从怀中取出两份文书放在桌子上,道:“本来文书合该走驿路,只是北地连年战乱,尤其是过了柱邦大城之后,驿路不通,加之这两份文书委实是有些关系重大,是以尚书大人特遣下官来走一趟。”

“嗯。”连子宁点点头:“有劳了,且坐下喝茶。”

连子宁自然是明白什么道理,实际上,他为了达成在松花江南北这片区域大权独揽,并且使得外界并不深知这样一个目的,特意纵兵在战乱之中,将大明朝铺设在此的驿路、驿站系统给破坏的一干二净,至今也没有修复的意思。这样一来,此处几乎就形成了读力王国,里面的百姓官绅想要往外面传信息,只能自己派人快马而出,当真是难如登天,而且还很容易就被武毅军给监视到。在大明朝别处都是极为发达的驿路系统,在这里,不见了。

这就跟后世民国时候阎老西经营山西,把山西的铁路都修的比别的省窄一块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侍女端了茶水上来,陈良川道了声谢,便是稳稳当当的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水,连子宁也不避讳,便把那两封文书拆了。

都是标准的兵部下达文书的格式,不过加了奉承上喻,特此通传的前缀,说明乃是皇帝直接下的命令,而非是兵部的主张。

连子宁细细的看下去,心中便是有些喜意。

第一封文书之中,大体意思讲的乃是说,朝廷朝议,将武毅军裁剪为五个卫,然则东北守边,责任曰重,五个卫怕是力有未逮,因此特意着武毅军将五个卫每个卫扩展为十个千户所。

说句实在话,连子宁从未对这个朝廷有过多么大的忠诚和多么深切的渴望,作为一个现代穿越过去的灵魂,从小生长在后世的自由散漫环境之中,除了对于自己的负责和某些极为在意的人负责之外,当真是不会有大明朝这个时代人的想法。

就像是现代女姓绝对很少人认可古代的三从四德一样,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他更看重的,不是朝廷的刻薄,而是朝廷的所作所为,对自己利益的冒犯与否。

看了这封文书,连子宁立刻就意识到,定然是正德皇帝先是因为自己的一些错误决定训斥,并且把武毅军的编制从十个卫缩编到五个卫,但是又考虑到守边兵力不足,偏偏这位爷又是那等极爱面子的,让他收回成命委实太难,因此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人想出了这等高招,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他心机城府也是极深,虽然未曾得见,但是却是把当时朝堂上的情景,正德皇帝的心理,都是揣摩的极为的透彻。

只是陈良川理当也是听到了,自己的武毅军又是从五个卫变成了二十个卫的编制,在这种情况下,还把这封文书拿出来,这份心思,就是值得商榷了。

他瞧着陈良川,陈良川也是心中灵通的人物,微微一笑,道:“伯爷,别的下官不知,只是尚书大人来之前交代过下官,皇上说过的话,乃是金科玉律一般,皇上并未说收回,那咱们做臣子的,自然应当老老实实的去办!用心的去做,如此,方才不负圣上之恩典!”

连子宁心领神会,哈哈笑道:“陈大人这番话说得,当真乃是忠诚为国,本官深以为然!”

他心中自然是高兴,武毅军扩充为二十卫,而每个卫扩充为十个千户所的命令,乃是都生效,都未曾被取消的,这也就意味着,连子宁可以大张旗鼓的,肆无忌惮的,不怕被人说闲话的,将武毅军扩大到二百个千户所的规模!

武毅军的一个千户所,可是足足有一千七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