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

六二八 归来(6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只是浩荡无边,到处都是开垦的跟棋盘一样的耕地,不过东北终究是地广人稀,看到人却是不很多。

连子宁忽然来了兴致,笑道:“陈桐,走,陪本官下去走走。”

“是,大人!”陈桐心中一喜,这等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

两人下了马,一落地,还觉得有点儿硌得慌。

连子宁用小牛皮底的上好皂靴跺了跺地面,道:“咱们这这儿是到了弗提卫了是吧?”

“是。”陈桐道:“刚过了弗提卫六十里。”

“嗯。”连子宁点点头:“洪朝刈差事很的很不错,都把路修到这儿了。”

陈桐笑道:“还是大人您站得高瞧得远,若不然的话,这路修不起来。”

连子宁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早在正德五十一年连子宁刚刚完全掌控喜申卫地面之后,他便是下令修建直道——所谓直道,便有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的意思。

直道一共是两条,以喜申卫为起点,其中一条,向西南方向一路连接乞勒尼卫、考郎兀卫,到距离可木卫五十里为终点向,大致是沿着松花江南岸一路西行。这条路,长度大约在三百五十里左右。

而另外一条,则是以乞勒尼卫为起点,连通莽吉塔城和药乞站,直到阿速江边。这条路,长约一百七十里。

当时连子宁倒是想修一条喜申卫到莽吉塔城的来着,但是两者之间密林遍布,难以修建,反倒是和乞勒尼卫之间都是平原,比较便利。

直道尽量的裁弯取直,成一条直线。

当年秦始皇帝也修建过直道,不过人家那可是大手笔,长三千余里,宽五十步也就是七十五米,路边每隔五丈远便种植一棵青松,以供路人歇息乘凉。整个路面以黄土修建,都是用大锤夯实的,非常坚固,甚至在陕西,直到两千年后还留存着一部分直道的遗迹。

那时候的连子宁也不过是相当于一个府的地面,财力有限,自然不可能做到这样。

两条路,一共长五百二十里,路宽两丈,也是把泥土夯实的,为了防止雨水浸泡变得泥泞,上面还铺了一层小石子儿。

路不是很宽,但是也足够几辆马车并行了,其实这样的工程,已经是非常的浩大。

民夫都是就地征发的,农民们对于在自己家门口修路,都是有着很大的热情,当然,其中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牵头负责此事的总办衙门会支付一笔不菲的酬劳。几乎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大工程,饶是如此,也足足用了四五个月才修完。

后来武毅军的地盘儿越来越大,及至控制了整个松花江将军辖地之后,这些基础工程也并未停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