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则是沉默着消化着罗成熊说的话。
这对于不知道经济学、宏观调控等概念为何物的他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一般的冲击,更是给了他极大的启迪,让他感觉自己完全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但是他又隐隐的感觉到不对劲儿,可是哪儿不对劲儿又说不上来——有些话,罗成熊自然是不方便说的。朝廷铸造当千大钱,却只耗用了五十枚小平钱的铜,这等暴利,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这是百分之两千的利润!
世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实际上,铸造这等重量与面值不符合的钱币,已经是带着一些后世纸币的影子,明朝也有纸币,叫做大明宝钞。可惜由于朝廷不懂经济,或者说虽然懂但是控制不住,每每滥印纸钞,导致纸钞贬值,民不愿用。这当百当千大钱若是铸造的太多了,势必也会导致这种恶果的出现。
不过短时间内这样做还是没问题的,只要保证两点——钱币足够分量,足够精美,以及打击民间私铸。
罗成熊有这个自信。
徐鸿儒此时当然不知道,他这无意中的一举动,却是开了一个先河。
在此之前,国朝通用了数千年的圆形方孔铜钱,基本上都是正面有字。光背无字的,便是有,也是极为的罕见的,诸如洪武朝铸造的洪武十一两,背上为‘十’,右边为一两。以前也铸造过那当当十大钱,就以洪武十一两为例,洪武十一两的意思就是该钱当十个小平钱用,重量乃是一两,也恰好是十个小平钱的重量。发行这种大币,只是为了方便流通,却不是为了牟取利益。
但是徐鸿儒这做法可不一样。
从此之后,后世每每当国家窘迫,陷入危机之时,便是开始铸造这种当五十,当百,当五百乃至于当千的大钱,直接导致了一次又一次货币贬值,经济危机的出现。
徐鸿儒又道:“罗爱卿,你已去过圣库了,里面的铜数,可了然?”
“已经大致清点了一遍。”罗成熊笑道:“其中数目,当真是让臣颇为惊讶,粗略一估计,也是有铜一千万斤以上。”
白莲教横扫千里,掠夺无数,这些铜少部分来自官员百姓士绅家中,绝大多数全都是来自于道观寺庙,明朝太平盛世,宗教也是繁盛,各色寺庙道观极多,里面不少雕像都是铜铸。白莲教可不信这个,一股脑的都给搬来了。
说完了这个事儿,铸币之事便是告一段落。
徐鸿儒又向赵云山道:“本座听说,这些曰子,咱们偃武修文,止了兵戈,一直没有什么仗打,是不是?”
他的表情有些不满。
赵云山看着冯西尘倒霉,正自幸灾乐祸,却没想到,这么快便是轮到自己倒霉了,他赶紧应了一声,道:“回殿下的话,遵照您的旨意,并未动兵,只是在东线与武毅军僵持着。”
他这就不会说话了——什么事儿,哪有领导的责任?你做什么把领导给牵扯进来?
徐鸿儒当下就有些不悦,但是当初那道命令,确实是他下达的。当时他只顾着享乐,不想滋事,于是便下令不得出击,这会儿赵云山如是说,他也是反驳不了。于是便淡淡道:“东线局势如何了?你说道说道吧!”
赵云山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出来徐鸿儒的不悦,便道:“东线一直是李将军负责的,还是请他来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