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上,出现了一个穿着兽皮,举着弓箭的男子,华夏文化里对应的形象不做他想,必然是后羿。
一个女子和后羿相拥,然后毅然决然飞上了天,去往了月亮。
紧接着,画风从“原始人”,过渡到了“古人”,一个身穿白衣的人,坐在床边,对脚下的月光发呆。窗外的月亮,如同清冷的寒霜。
“床前明月光!李白!”
立刻有人喊出了声。
很快,画面再转,一个文人,高举酒杯,对月邀饮。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无数人一起,喊出了这刻在骨子里的绝句,如同大合唱。
浑厚的声音还在继续。
“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在仰望着同一个月球.”
“在那里,似乎沉淀了亿万人类的目光,和深夜的沉思。”
“而在当下,它有了不同寻常的新意义,那是.去往宇宙的跳板.”
画风再度变化,从“古人”,变化到了“今人”,或者说不再是动画,而是影像。
激昂的音乐响起,画面快速变化。
一份手稿,上面画着地月轨道的计算。
一台设备,方方正正,正是“嫦娥三号”。
一枚枚火箭,朝着天空进发,火焰有如实质,好像能驱散11月的寒夜一般。
最后,定格在了,南天门平台的画面上。
或者说,久未露面,大不一样的全新南天门。
不再是平面结构,而是立体、厚重、体积堪比足球场巨大轨道造物。
通体玄黑,表面有着星星点点的指示灯,复杂的结构中具备多种功能,可以承担地月中转站的超大型复合型平台,就这么静悄悄的漂浮在轨道上方。
在这个画面中,众人只有一个感觉。
这“星际飞船”的区别是什么?
哦.它飞不出地球轨道
但.还是超屌的好么?!
画面上,南天门下方,一个个运载火箭飞了上来,似乎和刚才那一幕火箭发射接上了。
这些载荷仓,被吸纳进入了“南天门”内,同时,另一些方向,南天门打开了缺口.
然后,一个个载荷仓.被中转一下后,二次发射。
这一幕外行可能看不明白,但下方一些航天领域的专家,已经若有所思起来。
“这是.去月球?为什么要中转?”
“我明白了.第一宇宙速度是7.9ks,而且从地球这么大引力的地方很难达到。”
“但去月球的第二宇宙速度只有11.2ks,中间只相差3.3k秒.轨道上获取加速度,更容易一些.”
“如果南天门具备刑天那样的‘电磁弹射’设施,在轨道中将载荷加速最后3.3,比起地球上直接发射,要省太多燃料了!南天门甚至可能只需要电力!我的天,简直是天才般的想法!”
有人质疑道:“可力是相互的,发射这些东西,南天门不会被往下‘推’么?”
那人道:“你傻啊,南天门有大量‘霍尔推力器’,量变引起质变,它自己就能调整回来,只要不消耗燃料,而消耗电力,那么一切都划得来!或者说赚大了!”
果如其言,这些二次发射的载荷,慢慢升高,朝着深空里的月球而去。
而后一个个载荷仓,落在了月球上。
而且是.硬着陆.
不用费心的考虑变轨变推,安装发动机,消耗燃料软着陆。
只要计算好轨道,不超过最大速度,这些看上去慢悠悠的“快递”,终究会自己落在月面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