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不冷不热的天气里,虽不至于立时发酵出极致臭味,但对沈小花这样的灵的猫鼻子而言实在是折磨。
若不是为了赏金,为了自家崽子的小鱼干,小猫校尉早甩尾巴走猫。
沈小花一落地,便在人群中扫了一圈。
京城混迹了一段时间,它跟着沈大黄是半点没学好。
抬爪指了指立在最前面的副百户,喵嗷一声找了个代领赏金的。
赵鲤懒得说它,只对那副百户道:“官府悬赏的作乱凶兽已除,熊牙眼珠为证,劳烦你待会替沈小花领赏银。”
来迎的官吏登时马屁声阵阵。
那副百户脸上堆笑,来取赵鲤马背上的包袱时,又听赵鲤道:“里面还有一具从熊胃里扒出来的碎骨头,你记得单独取出来。”
刚才在桥边美美吃了早饭的副百户,看着那小半人高滴着血水的包袱,脸上笑容霎时间僵硬。
便是左右说着好话的官儿,都不着痕迹后退了半步。
任谁也没想到,赵鲤就这样不讲究地一张包袱皮打包了包死人骨头来——还是从熊肚子里捡出来的。
见那副百户将裹尸袋卸下来,赵鲤自怀中取出一页纸。
是她誊抄过来的,原件被胃酸腐蚀得不像样子。
赵鲤将这纸递去。
负责余无乡事务的老人与巡检接了凑头看。
这‘老人’并未年龄描述,而是大景乡一级的管理,半公半民,但极为熟悉当地事务。
只扫了两眼,便与巡检同时道:“是酒泉巷子人。”
巡检本欲请赵鲤去官衙坐着,等他们查清回报。
但相比起在官衙傻坐,赵鲤更喜欢自己亲自去查。
因而两句话打发了桥上来接的官吏,只带着本地巡检和几个差役去了酒泉巷。
酒泉巷位于余无乡的西边,旁边是一条清澈的溪流。
赵鲤路过时还顺带牵着她的小马,下去冲了一下马屁股上的淡血水。
还未真正进酒泉巷子,赵鲤已先闻到了一阵酒香。
这种酒香像是百年来已经沁润进泥土之中。
赵鲤不由动了动鼻子:“这里人都以酿酒为生吗?”
她本以为与江州织造坊一样,不料巡检嘴角一耷拉露出苦相,犹豫片刻后他道:“从前确是家家酿酒,家家都有不传之秘的酿酒方。”
“可以后却不一定了。”
不待赵鲤追问,他一股脑道出实情。
原来,这酒泉巷子酿酒产业与宋家有极大关系。
宋氏在桃源境造假阴司,做土皇帝。
加之有宋华侨那个日日醉生梦死的酒桶,酒水消耗量极大。
但桃源境中粮食根本不够吃,哪有酿酒的余地。
因此酒水都是在桃源境外采买。
有需求就有供给。
可以说,百年来藏匿在桃源境中的宋家,造就了这条酒巷的诞生。
因而在宋家被彻查以后,酒泉巷中的酒水便失去了最大的买家。
许多人新酿的酒积压在手,已经是面临破产背井离乡的境遇。
大景这个背景,这类酿酒小作坊货物积压,资金链断裂就是个死。
听完,赵鲤头疼挠了挠头皮:“稍后我想想法子吧。”
看看能不能让海瀚商会吃下这批酒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