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瘦如材,满脸皱纹。
小孩也是削瘦无比,一看也是缺少营养的人。
一老一少穿着正好蔽体,束着的头发混乱,此时也是抬头愣愣地看着孙洋,孙洋的出现,让祖孙俩感到不可思议。
“老人家,我只是一个路过的,想去长安,迷路了,想借此露宿一晚。可行!”
看到祖孙俩站在那里,不说话,孙洋则主动开口了。
“哦,那进来吧!”
老人稍许犹豫了一番,不过很快就说话了。
“客官,我这里简陋,如果你要露宿,只能将就一把。”
孙洋走了过去,而老人盯着孙洋看了一阵,如是说道;
“老人家,我只要有一个避风雨的地方就行了,我也是一个农家人。在家也是种地的,到长安城来是投亲的。”
“什么,你也是农家人,那快进来。”
让孙洋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农家人让老人放松了警惕,脸上甚至还露出了笑意,甚至还把孙洋带进了茅草屋。
“这……”
进入茅草屋,孙洋就被眼前的一幕整得无语了。
几个土砖头上架着几根木棍,木棍上正铺着一些草,而草上是一床露出多处棉絮的烂被套,这估计是祖孙俩的床。
而离床不远处,则是所谓的灶台,也是几块土砖头,此时灶台下冒着火星,更让孙洋奇怪的是,灶台上并没有锅之类的东西。
“老人家,这就是你们所住的地方。”
孙洋震惊了,他回头看了看这对祖孙,眼里满是震惊。
“有住就不错了。要是去年,这里根本就没有人敢来。现在战争结束了,我们能够回来已经是老天烧高香了。”
老人的话,让孙洋也是感到老人的无奈。
第757章 凄惨爷孙俩
“客官,山野人家没有什么好招待的,这只土番薯充充饥吧!”
在震惊中,孙洋感觉自己的手中正有人塞入一个热烘烘的东西。他赶紧低头一看,只见是老人正把一只烧得黑不溜秋的红薯送给自己吃。
孙洋看了看刚才冒着火星的灶台里,发现灶台下的火堆已经翻动,不用说,火堆里的东西正是自己手中的番薯,而从火堆的大小来看,那个火堆里烤的正是自己手中的番薯,而且只有一个。
“老人家,我吃了这个番薯,那你们吃什么?”
看到这里,孙洋震惊了。这个陌生的爷孙俩竟然自己不吃,把他们两人的晚餐用来招待自己,随后孙洋看到了那个小男孩,此时的小男孩眼睛正直直盯着自己手中的番薯,正吞着口水。
这对爷孙俩竟然防着自已,这一幕也是让孙洋看明白了。这也难免,这个时代,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谁都害怕陌生人的接近。
“客官,你先吃,我再烤!”
老人拉过小男孩,向茅屋里面走去,而小男孩则是不时回头,而那只小土狗也紧跟着这爷孙俩,两人一狗到里面后,直接坐在草床上。
孙洋没有想到,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外,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竟然会穷成这个样子,连饭都没有吃。如果真的还有番薯,这对爷孙俩怎么不会同时烤呢?何况这个茅屋就这么一点大,孙洋目光如炬,早就发现这个茅草屋里没有什么东西。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先生写的这首诗,真是触景生情的一首诗,在这个地方,孙洋深深体会到了,眼眶里竟然有了泪水,穿越了多少次,这是孙洋第一次落泪,而落泪的对象却是一对普通的爷孙。
“不!老人家,你给我吃这个,我怎么能够让你们挨饿呢?你们别动。”
孙洋赶紧走了过去,站在这爷孙俩的身前,只见他伸手进了衣袋,很快,几根火腿肠出现在自己的手中。
“来,小朋友!吃!”
“老人家,你也吃!”
孙洋三下五除二,把火腿肠上的包层去掉,把里面的火腿拿了出来,放在小孩的手里,随后又剥了一根,放在老人的手里。老人却是用手捂着自己的嘴,堵住自己孙子的嘴,满是警惕地问道;
“这是什么东西?”
老人看到孙洋从口袋里掏出一根根红红的东西,又看到孙洋把它剥掉放在自己手中,更是满脸震惊,半晌才呆呆地问道;
“放心,你们这么善良,我怎么会害你们呢?吃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