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3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知道自己浅薄就别显摆,特别是别在内阁显摆。内阁的耳目如此众多,万一把世子的这番暴论宣扬出去,那真是由上到下,颜面扫地,绝能会被记入野史,成为永垂不朽的典故!
昔日闫分宜李句容擅写青词,时人号之为青词内阁;如今世子大发暴论,后世又该怎么称呼?是和亲内阁,联姻内阁,还是一步到位,直接钩子内阁?
无语之至的高学士面无表情,拼尽了全力才没有翻出一个白眼。他也懒得再费力构思什么婉转含蓄的说辞了,直接开口:
“世子看中谁了?”
说吧,你想要清流中的哪一位去和亲?
——当然,单单送钱也就罢了,真涉及到派人协助;那清流也得小心忖度一二。同样以世子的所谓“和亲”作比方,穆国公府当然势力庞大,但在合作还没有深入的时候,即使求取和亲也是要不到什么好人选的。正牌嫡系前途无量的官员如高学士等,那是清流待价而沽的嫡出贵公主,决计讨取不得;旁枝庶脉的五六品小官,那好歹也是别有身价的藩王女,轻易也难许人。估计只有搜罗几个不起眼的言官家臣,包装包装后送过去了事。当年汉帝以宫女外嫁漠北,情形大抵如此。
但世子只是羞涩一笑,尽力掩饰住了自己的期待与盼望:
“我听说,许阁老有位很看好的举子,似乎叫张什么的……”
高学士用力想了一想,终于记起了那姓张名太岳的士人。此人年少多才,的确很得许少湖的推许,还带着他参加过清流不少的文会,似乎很有替他扬名的心思,栽培之意,一眼可知。
当然,再怎么看好栽培,张太岳如今也只是个籍籍无名,连进士都尚未考得的区区举人;无论如何有才气天赋,也未必能在风云变幻的宦海发挥出什么。官场功名云泥之别,像这样毫无跟脚的小小角色,在清流中连庶孽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有点潜力的棋子而已。高学士贵为嫡系主脉,当然是可以代许阁老做主,随意发卖的。
所以,高肃卿只是弹了弹袖口,毫不在意的便答应了下来:
“那依世子的话,许府明早就可以把人送来。这一点小事不足挂齿,世子还有什么别的吩咐么?”
·
李再芳心惊胆寒,匍匐在地,不敢直视主上那莫测高深的脸色。
今日清凉殿静室打坐之后,皇帝便骤然召见了御前总管,然后立刻摆出了这幅被欺了天的一张橘皮老脸。按李再芳往日的经验,这多半就是圣上心存不满急于发泄,偏又碍于人设不能随便启齿,所以才搞出这么一副驴脸来震慑下人。而作为皇帝最贴心的奴婢,他就必须得去猜,必须得去想,必须得琢磨出这个不满,了结了这个不满,亲身背起这口黑锅,才能手握大权,继续安稳度日。
……但问题是,再怎么心思敏锐、深晓圣意,也不可能从皇帝一张驴脸中猜出个所以然啊!
陛下,您好歹得交代几句谜语,奴婢才有思路嘛!
如此沉默了片刻,大概是觉得施加的压力已经足够,飞玄真君阴阳怪气的开口了:
“春天来了,阳气生了,宫里的花草树木,该开花的开花,该抽芽的抽芽。草木滋长皆为天意,朕也不说什么。但如今野草萋萋,竟是连宫中东南西北四角都长全了!你这当总管的,就不清理清理?”
李再芳心中一突,脑子立刻开始飞速运转——宫中的东边是取水的大池塘,南边是宫人出入的小门,绝不会招惹注意;只有北边地界有内阁的值房——如此算来,皇帝是要对内阁下手了!
怎么下手,下什么手?李再芳立刻磕头:
“奴婢这就派人去北边除草!请圣上的旨意,奴婢该清理些什么?”
该清理些什么?这是最简单最寻常的求问,但皇帝听到此问,面色却骤然更易了!
他的脸色阴阳变化数次,腮帮子的肌肉不时抽动,如此咬牙片刻,终于冷冷吐出来一句:
“你倒是聪明,晓得多问!那朕就明白告诉你,挑几个不识字不懂事的去,挑几个耳聋口哑不会多问的去!倘若有泄漏,朕揭了你们的皮!”
李再芳叩首于地,一时竟懵逼住了:
……啊?
第42章 整顿
第二日一早, 张太岳便一乘小轿,悄悄被抬进了穆国公府,随同送来的还有许府的二百两黄金——虽然穆祺一再表示, 只要人能送来,黄白之物本无足挂齿;但高学士似乎觉得单单送一个清流庶孽小卒过来,诚意毕竟不足, 所以再三劝说, 还是请世子吃下了两颗酸梅丸子。
反正都是许阁老的金币,不多吐一波岂不可惜?
当然, 张太岳是不知道上面这肮脏勾当的。许府自是绝不可能给他解释什么“和亲”、“联姻”之类的疯话, 只说是许阁老临走前的嘱咐,安排他到穆国公府见一见世面, 方便将来更进一步。
在张太岳本人看来,这个安排也的确是非常妥帖,必定花费了许阁老不少的心血;穆国公府圣眷优隆, 京城上下人尽皆知,能就近见见世面当然大有好处;国公世子……国公世子的风评的确有点古怪,但人家不也入阁办事, 还能替在中枢当值拟票么?若真是疯癫如此, 圣明之皇帝陛下怎么会用这样的人手掌大权呢?可见人言不可尽信,还得眼见为实。
情况似乎验证了张太岳的猜想。他入府后被直接带进书房,早已等候多时的世子立刻上前, 拉住手亲切问候, 热情寒暄;然后摆一摆头,示意身后的管家捧上来一块羊脂玉的笏版:
“这是圣上赏赐的玉笏, 只有一等一的大贤之士,才配得上它的身份。”世子慨叹道:“将来张先生用这块笏版上朝理政, 也算没有辜负了它!”
说实话,这番操作委实有cosplay昔年湖广巡抚顾磷送腰带的嫌疑,但受宠若惊的张太岳显然来不及想到这一点,他绞尽脑汁想委婉推托,但世子却相当之自然的无视了一切托词,直接带着他走入书房后一间隔断的静室:
“说来惭愧,我近日事务繁忙,所以特意求许府荐一位笔头出色的文士,帮着料理料理文书工作,不料竟把先生招揽来了!”世子非常直白的表达仰慕之情,热烈而又真诚,丝毫不掺虚假:“大才小用,只能委屈先生做一做这些琐事。”
大概是初出茅庐脸皮太薄,张太岳捧着笏版发愣,真被吹得有些面红耳赤,承受不能:“世子太过奖了,小生哪里敢当……”
他虽然在家乡有一点神童才子的名声,但也不至于夸张到这个地步吧!
“我向来不虚言。”穆祺义正词严:“旁人的吹捧或许不可信,但张先生的本事,是由海刚峰海先生亲口向我转述的,那当然做不得假。”
张太岳愣了一愣:“海刚峰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