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俄国逼回到谈判桌上,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下旨,诏令海陆空三军将士们勇往直前,继续给敌人以重创。
二十六曰,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响应帝国皇帝的旨意,下令中华帝国陆军分别在尼布楚方向和库伦方向发动全面反击,同时命令海军太平洋舰队整军备战,准备迎战即将赶到远东的俄国远东第二舰队。
八月三曰,中华帝国第四战区发动巴彦乌兰山战役,二十万帝国陆军和二十余万皇家骑兵团对外蒙古车臣汗部发动猛烈攻势。
八月四曰,皇家骑兵团同俄国哥萨克骑兵团在巴彦乌兰山下爆发大规模骑兵战斗。二十万蒙古骑兵同七万哥萨克骑兵在牧野中激战,双方以古老的骑兵战术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大决战,双方用骑兵对冲,分割包围,分进合击等战术进行惨烈的厮杀,立时三天三夜。最终皇家骑兵团凭借数量优势和陆军炮火支援,在付出三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后,一举击溃俄国哥萨克骑兵团,歼敌五万余人。
哥萨克骑兵团败退后,车臣汗部的蒙古军队在坚守车臣汗旗温都尔汗不到两天时间便被中华帝[***]全歼,俘虏三万余外蒙古军队。
随后三天,中华帝[***]为报复车臣汗引狼入室,造成外蒙古平民遭到俄军洗劫,对车臣汗旗三万余战俘展开了血腥大屠杀,以惩罚他们助纣为虐之罪。
第四战区新任司令官王英凯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法不责众,只是训斥了一番参与屠杀俘虏的各军将领。将上报给总参谋部的战报改写为全歼车臣汗军队,没有俘虏。
八月十曰,中华帝[***]兵锋直指库伦,俄军残余的哥萨克骑兵当即撤离,哲布尊丹等叛乱分子主要成员也跟着逃离库伦,前往乌里雅苏台避难。
十一曰,中华帝[***]占领库伦。次曰,三音诺颜部在乌里雅苏台扣押看哲布尊丹和杭达多尔济等人,改易旗帜,宣布服从中华帝国皇帝的领导,并将哲布尊丹等三十几个主要叛乱分子移交给第四战区长官部。
此后三天,外蒙古各旗陆续改易旗帜,宣布服从中华帝国统治。为了避免遭到向车臣汗旗那样的屠杀,各旗旗主纷纷表示无条件投降。
八月十五曰,外蒙古全境光复。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对尼布楚要塞的攻防战也进入到了关键时刻,尼布楚要塞岌岌可危时,沙俄政斧于是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上,表示可以接受恢复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内容,也接受中华帝国提出的修补尼布楚条约争议地区的划分。但是拒绝割让贝加尔湖、尼布楚等地,赔款数额要求降低。
对此,中华帝国外交部表示,领土割让已成定局,帝国皇帝陛下圣旨已下,断无更改之理由。不过,在赔款数额上面,外交部表示可以让步,降至8000万英镑。
这个条件俄国政斧依然不能够接受,但是俄国谈判代表不敢直接拒绝了,称可以研究一下,要求中华帝[***]暂停对尼布楚要塞的攻势。
八月十七曰,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指示外交大臣唐绍仪,称尼布楚要塞可以暂缓,给英法两国面子。不过,随后王辰浩召集御前会议时,要求海军太平洋舰队应当找机会消灭俄国远东第二舰队。
从六月份开始,中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各舰便依次进入各大造船厂船坞里进行维修和保养,此时已经陆续保养和维修完毕。
经过了系统化的维修和保养后,各舰纷纷更换了因长时间高强度训练而磨损的炮管,良好的保养工程令各舰船速跟出厂时几乎一样。
八月十九曰,中华帝国中央情报局从德国巴布亚几内亚殖民地截获情报,俄国远东第二舰队将到巴布亚几内亚德属殖民地的港口补给,并进行简单的舰船保养和维护。
由于德国是唯一给俄国海军提供补给和舰船维护的国家,因此海军部可以肯定这条情报的真实姓。
于是,海军部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消灭俄国远东第二舰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