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第358~359章 空中竞争(6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同时,法国也并非浪得虚名,数百年的老资格资本主义强国的科技和人才储备还是很强大的。法国几百年的教育使得法国的国民素质普遍强于中国,因此,虽然中国的空中力量领先世界,但是并不代表,法国会落后于中国多少。他们奋起直追的爆发力还是惊人的。

法国人的智慧,加上法国政斧痛定思痛后的决心,反到让法国在航空领域异军突起,紧跟着中国航空的步伐前进。

法国高德隆(Caudron)飞机制造公司,由芮尼(Rene)及盖斯顿(Gaston)两兄弟自创经营。他们两兄弟比美国的莱特兄弟要牛叉的多,通过向中国歼一D型侦察机,两兄弟苦心专研,接着又到中华帝国皇家航空学院学习深造,最后研制了法国第一代自己的飞机——高式机。

由于在中国求学期间,高氏兄弟结识了冯如,他们对冯如的单翼飞机极为感兴趣,因此两兄弟最初研制的飞机采用单翼飞机。但是法国航空基础设施太差,可以说几乎没有,更加没有中国的风洞测试基地,也没有流线式气动布局设计图纸和数据,他们设计的飞机不是飞不起来,就是不稳定,很容易坠机。而他们后来想要请教冯如,但是中华帝国在这方面控制严格,他们未能得到技术。

最后,两兄弟只好放弃模仿冯如的单翼式飞机布局,另辟蹊径,采用歼一的双翼飞机布局。

虽然在中国方面看来,法国的高氏兄弟的双翼飞机太土了,不合时宜。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法国人的智慧有些地方开始可圈可点的。当他们把飞机造出来试飞后,中华帝国方面的飞机专家们反而从他们的飞机中学习到了经验,并得到了很多的启发。

高氏兄弟设计的飞机都是螺旋桨拉进式,无上反角及斜罩之半翼式双翼机,上翼采用软边后缘,可扭曲艹作功同副翼,短舱式机身,开敞式衍梁机架,连结机翼及机尾,单片式升降舵及变组式方向舵,机架尾端底部代替尾撬,前端则伸出机头发动机下方形成鼻撬,左右双轮式起落架装在机架底部纵梁上,全机木制,蒙布敷张。此机由于驾驶容易,飞行平稳,速度缓慢,极为安全,因此深受欢迎。

中华帝国航空委员会不久后开发出来的飞行稳定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高氏飞机的启发才研制成功的。

该型飞机被定为GⅠ型,飞行速度112千米每小时,由于是私人公司建造,受限于资金,飞机载重仅仅半吨,发动机不到60马力,但是却意外的可以续航4个小时。

这点令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十分惊讶。因为中华帝国空军在飞机的技术上,远远领先于法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发动机输出马力更是比GⅠ型飞机的发动机强了数倍,但是飞机的推重比和续航力却是不如对方。

很快,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获得了一架改型飞机进行研究,帝国的工程师们很快发现了法国飞机续航时间长的原因,他们的飞机是推进式,但是发动机却是拉进式发动机。

这个发现,让中国的航空工程师们欣喜若狂,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航空飞机的航程问题得以大幅度提高。为此,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曾经试图以高薪聘请高氏兄弟来华发展,但是却被他们拒绝了,理由是法国政斧吸取了阿德尔的经验教训,坚决不放他们走。

得不到人才,就必须要毁掉他们的公司,为此中国航空公司自然要全力打压高德隆飞机公司,迫使高德隆公司生产的飞机销售不出去,打压法国航空的发展。

然而,这时,法国政斧发现了问题,中国航空公司为何要全力打压一个小小的私营公司呢?一只大象非得要去踩死一只蚂蚁,就说明这只蚂蚁对大象产生了威胁。于是,法国政斧立刻出资支持高德隆飞机公司,帮助高氏兄弟脱困,并扶植高德隆飞机公司抗衡中国航空的全球垄断行为,振兴法国飞机事业。

这样一来,法国的双翼双座GⅠ型飞机因为法[***]方的采购,而生存了下来。虽然GⅠ型飞机的技术和综合姓能远远不及中国的现役的几款歼击机,但是其低廉的价格,却是附和了当前协约国航空兵的需求。由于列强们还没有意识到战斗机方面,他们的飞机仅仅是用来侦查的,没有必要非得买中国昂贵的高速飞机。

因此,GⅠ型侦察机一出来,便抢走了中国歼一D型侦察机在法国和俄国的市场,成为法国和俄[***]队优先考虑的侦察机。

高氏兄弟为了报复中国在飞机领域的垄断地位,宣布高式飞机允许仿造而不收取专利费。这样一来,除了俄国和法国共享GⅠ型飞机外,英国也开始生产GⅠ型侦察机和教练机,甚至德国也大量吸收改型飞机的技术。

英国买GⅠ型飞机,纯粹是因为中国曾经出口给英国的歼一D型侦察机太昂贵而且缩水太严重,造成英国海军在新加坡之战中,未能早早的发现中华帝国海军接近,以至于失败。

每想到此事,英[***]方就气的牙疼。

不过,随后中华帝国放宽了出口飞机限制,将歼一B型和C型投放市场,姓能自然超过GⅠ型飞机,为了打压法国航空发展,中华帝国出口的飞机的价格也降了不少,让英国不由得心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