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废弃石油小镇成了新一线

我的废弃石油小镇成了新一线 第358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低调?呵呵!前天出来今年的酒格市公务员招录名单你们看了没有?”
赵波撇了撇嘴。
“没看,怎么了?”
张齐有些不解。
他们虽然说是事业编,远远比不上公务编但在当地来说已经算是“上岸”,只要想干就一直能干到退休。
自是不会再关注这些信息!
“今年冰湖经开区办公室那边要招十三个公务员,好家伙,最普通的科员招考条件都得是硕士起步,那个办公室主任更是要求博士学历!
话说夏国的百强县也不敢设置这样的条件!
它冰湖经开区凭什么?”
赵波再道。
“啊?要求这么高?”
办公室瞬间一静。
“你以为呢!我还听说这个条件是去冰湖经开区挂职的那个学术型副主任提出来的,话说人家有这条件去南方那些发达城市不香吗?为啥要来你冰湖村!”
赵波端起自己的茶杯抿了一口,
还没等张齐几人说话他又补充了一句,
“最重要的是一个地方想要发展就必须得有包容性,既要容得下专科生也要用得起本科生,不能觉得学历越高能力就越大!所以我才说冰湖经开区飘了!
在这个挂职的学术型领导不切合实际的带动下,必定是昏招频频。
后面那些入驻的企业肯定也是一样!
三天两头的会受到这边的“指指点点”,你们觉得这样能办好企业?”
“这”
张齐和那些女同事想要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招考条件放得这么高确实有些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从某方面看,赵波说道也有些道理。
“所以,咱们根本没有必要羡慕李梅!“
“额”
殊不知,就在赵波等人觉得冰湖经开区飘了,注定招不到人的时候,
陕省,西市,常安区,政务大楼办公室,
一个年约三旬的男子正一脸不解的望着办公桌对面的领导。
“领导,这么活动为什么不能批?”
片刻,
男子忍不住出声问道。
常安区原本是常安县,后来改县设区,成为了西市行政版图的一部分。
但常安区并不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好多地方也是城乡结合部也有行政村,乡镇,街道办事处。
男子名叫骆永旭,今年三十二岁!
他的老家本是肃青省威市,从东部某985大学毕业后参加了陕省的选调生招考,再后来就被分配到常安县永华镇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拼搏奋斗,加上选调生的优势,终于成了永华镇的负责人。
“这活动好吗?当时出政策的时候是怎么要求的?”
看了一眼骆永旭,办公桌对面的领导缓缓的靠在了椅背上,脸上一副“不敢苟同”的样子。
“领导,这个活动不好吗?这样既能带动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还能带动各乡镇之间的经济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完全符合政策要求。”
骆永旭忍不住再道。
话说马上就快到五四青年节,区上就出了一个政策,要各乡镇组织一场农民运动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