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长大喊两声,叫众人安静下来,询问大家伙到底乐不乐意共建这水磨坊。
“乐意的举下手,不乐意的也吱个声,看看哪边人多,就听哪边的。”
举手是大多数,顺子踩在石头上举最高,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好凑热闹的,一时间也没怀疑他是不是有什么私心。
村长看大部分人都同意建水磨坊,就此敲定了这件事。
“村长,咱们可得快点,马上秋收了,要是能在秋收前建好那大家伙今年可就轻松了。”杨大兄弟俩催促道。
他们是猎户,家里刚备了几亩薄田,也种了稻子,就是没做惯田里这些活儿的人,是真不太受得了这个罪。
想着磨磨的苦,只盼着水磨坊快点建成,到时候就不用受这个罪了。
这可说出了村民们的心声,花了钱了,当然要得到同等的回馈才觉得值。
于是,村长让儿子王禹赶紧再去一趟刘家村,快点把这事落实。
既然刘木匠不肯外传手艺,那他们也只能找他来做了。
“对了,要做磨盘,是不是还得找刘家那妇人?”村长问儿子。
王禹点点头,“是呢,刘木匠也说了,那水车其实是秦娘子给他画的图纸,这东西实际上是秦娘子娘家叔叔的。”
水车出至秦瑶之手这件事,村长居然不觉得意外。
因为这秦娘子的名声他听过,刘家村村长和族长都在他这提了好几次了。
年初刘家村遭遇马匪,多亏了这个武艺高强的妇人带头才赶走了马匪,是个顶厉害的人物。
于是,村长嘱咐儿子王禹,“那你直接去找秦娘子商量,问清楚这综合水磨坊到底怎么弄,时间需要多久,花费又要多少。”
王禹领命,这次没带顺子,而是和村里有威信的一位叔叔一起,免得村里人以为他乱说昧了大家伙的钱。
第93章 大生意
两人一块儿坐着牛车,来到刘家村找秦瑶。
距离王禹上次来,中间只隔了一天。
秦瑶都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决定好了。
刘季端来两碗酒酿糖水,一人一碗,就自觉的站在秦瑶身旁,垂首听着她们商量要搞什么十五两银子的大生意。
你别说,你真别说,他家这婆娘是懂做生意的,一两银子本钱的水车,居然敢要价十五两。
不过听那意思,好像是加大版水车,但再大,也大不出十五倍。
王禹两人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在秋收之前,将村里的水磨坊建好。
这个秦瑶表示没问题,时间完全足够的。
“那价钱.......不能再便宜些了吗?”王禹试探问。
秦瑶一副为难模样,“这真少不了,而且这只是预估价格,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但既然你们已经决定了找我来帮忙做这水磨坊,那我可以保证,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结果。”
话都说到这份上,看样子是真少不下来一文钱,王禹和同行的王叔对视一眼,问秦瑶现在有空没有,要不现在就跟他们去下河村看看河道情况,好做个最终定价,大家心里都有底。
秦瑶欣然答应,“行啊,我正好有空,你们赶牛车来的吧?”
二人点头,三人起身这就要去下河村。
刘季很不自觉的跟了出来,这些天抄书抄得他眼都要瞎了,家门是半步也没迈出去,再这样待下去,他得疯。
而且他好久没见到顺子,再不出去见一下,顺子只怕都忘了还有他这个大哥。
秦瑶本不想他去,想了想,让刘季去喊刘木匠一块儿,干脆今天就把现场条件勘察清楚,回来做个方案,确定之后就能开工,省事不少。
秦瑶这办事效率,深得王禹两人的心,本来还觉得这事秦瑶一个妇人来办不太靠谱,现在看来是他们多虑了。
于是,秦瑶嘱咐大郎二郎在家照顾好两个小的,夫妇二人加上刘木匠,三人一块儿带着测量用的工具还有纸笔等物,跟着王禹二人乘车来到下河村。
正是晌午,下河村河道里全是在河边洗澡的半大孩子,他们在下游的一个浅水洼里游,旁边还有大人看着,倒也不用担心溺水。
见到王禹把刘家村人领来,大家伙好奇的围了上来。
那一个个光着屁股蛋的半大孩子把几人围在中间,你一嘴我一句的问她们要干啥。
秦瑶刚要找刘季把带来的纸笔拿来,一回头,人不见了,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到了王禹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