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见满朝文武虽然都是尸位素餐,但是还有几个忠心之人,不由感叹此生足矣。
“好,你们都是好样的,朕愧对列祖列宗,但朕并没有众叛亲离,此生足矣。”
李适见气氛烘托到位了,是时候拿出点东西出来了。
“陛下,虽然前路坎坷,但是只要努力,总有拨云见日的那天。”
“臣有一策可供陛下驱使,必然能保我大明江山无虞。”
本来还有些意志消沉的崇祯见李适有策略,顿时来了精神,坐直了身体,
“李卿快快说来。”
“京师乃是我大明的国本,只要京师在,陛下在,那么大明就一切皆有可能。”
“臣认为眼下应该整顿京营,拱卫京师安全。”
李适此言一出,崇祯只是淡淡的说道,
“这京营十余万将士对朕忠心耿耿,京师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李适心里大急,哪里还有十几万,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但是又不能表现的太急切,免得让崇祯以为自己有所图。
第8章 李适和崇祯的奏对
当然崇祯也有自己的考虑,
“但是任由地方糜烂,那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朕啊。”
突然崇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一惊一乍,
“对了,还有孙传庭,他一定可以挡住闯贼的。”
李适摇摇头,继续说道,
“陛下,臣也很佩服孙大人的能力。但是陛下想必也知道,孙大人不过数千的精兵,而且没有后续粮饷,能拖住闯贼一段时间就不错了,哪里能挡住闯贼。”
“要知道前些天的朱仙镇,十余万精锐大军都败于闯贼之手,我们还是莫要把希望全部放在孙大人的身上。”
历史上崇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孙传庭的身上。
但是孙传庭一没有足够的兵源,二没有足够的粮饷。
还被急性子的崇祯数次逼迫出战,最后战死潼关。然后李自成的大军就直捣北京了。
难道崇祯不知道孙传庭的情况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为什么还要不断的催促。
那就是因为没有钱,崇祯把能抠出来的钱全部给了孙传庭,但是还是杯水车薪。
崇祯当然想要在财政彻底崩溃之前打败李自成,所以只能最后一搏。
崇祯听了李适的话不断叹气,崇祯就这样性格多变,一会慷慨激昂,一会意志消沉。
情绪很不稳定啊,不能像李适一样荣辱不惊。
“还有陛下不需要太看重天下百姓的看法,要知道唐太宗有玄武门之变,还有我朝成祖的靖难之役,但一点都不影响他们是一个有作为的帝王。”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活着才有无限可能,面子其实不值一提。”
崇祯其实很爱面子,但是这么多年来可能也练出来了。
要知道满清五次入塞劫掠,而且每次都在京城附近。
还有就是流寇掘了老朱家的祖坟,还杀了些大明的藩王。
“朕真的可以成为中兴之主吗。”崇祯不由问道。
“陛下,中兴之主的特质陛下全部都有,如勤政爱民,生活节俭,也想要有一番作为。但是奈何天灾人祸不断,只要陛下坚持过去了,就是中兴之主。”
这时崇祯突然自嘲道,“坚持不过去就是亡国之君呗。”
王承恩见状,当即再次跪下来,乞求道,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说啊。陛下的辛苦努力我们这些奴婢都是看在眼里的,陛下一定能中兴大明。”
李适也发现了崇祯情绪不稳定,时而开朗,时而忧郁。这是一种病啊,得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