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不死心的官员提出,张国维大人现在处在前线担任蓟辽督师,是不是在朝堂中挑选一个。
李适以张国维不久还朝堵上了提问人的嘴巴,由于没有黄道周,刘宗周等跳出来反对,便顺利通过。
群臣只能眼巴巴的盯着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两个位置,李大人这个苦差事还是留给我们吧,我们想吃点苦头。
当然在李适还没有发迹的时候,这两个位置绝对的苦差事,户部没钱,工部没权。但是现在户部有钱,工部事多,绝对的大肥差事。
提到户部尚书这个职位,一直没有说话的黄景昉摇摇头苦笑站出来,李适昨晚可给他通过消息。
“本官看李适大人,颇懂财政。在李大人的操持下,我大明财政迅速好转,不仅拖欠的京营军饷,还有百官的俸禄都全额补齐。”
“本官提议李适大人任户部尚书,诸位可有意见。”
群臣肯定不敢有意见,黄道周忍了几次最终还是没有跳出来,刘宗周见李适组织的廷推都是素有清名之士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只有郑三俊紧皱眉头。
李适哈哈大笑,振兴大明从我户部尚书开始,
“哈哈,看来本官也是众望所归啊,其实本官根本就没有想到担任这等职务。可惜大家积极拥戴,那本官就勉为其难的上位,如是有做得不好的大家多多担待。”
群臣???
李大人你要点逼脸吧,什么叫众望所归,那是大家怕你。什么叫积极拥戴,踏马的就一人推荐你。
只见李适又说道,
“最后一个工部尚书诸位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群臣眼巴巴的盯着李适,李大人给个机会吧,本官真想为朝廷效力。
于是便有人提名了几个,都被李适被各种理由给反对了,最后李适说道,
“顺天府尹凌义渠大人颇通工事,政绩也不错,本官看就由他担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