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蒙古人除了牛多羊多马多,其他就啥也不多,明显也没有钱。只得想些歪主意,比如什么打劫啊。但是被明军教训了几顿以后,就老实多了。
要知道现在明军的边军可不比以前,现在可是兵精粮足,打建奴估计够呛,但是蒙古人吗,那就是游刃有余。
还好蒙古人也有大量的物资,什么羊毛啊,马牛羊,兽皮,纯碱什么的。
蒙古人还是很有傲气的,战马这种战略物资我们是不可能卖的,不过要是你们大明价格给高点那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结果蒙古马直接受到了冷遇,李太傅表示这都火器时代了,玩的都是火枪火炮战舰,这马真没有那么重要。
结果战马卖不出去,又缺钱,只能把战马的价格打下来,一下就得到了市场得热捧,李太傅表示这蒙古马还是挺香的,即使是火器时代这战马也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这靠近长城的部落购买了大明的物资,然后高价转手卖给内陆的蒙古部落,又低价从他们那里买回来牛羊马等物资,再高价卖给大明,两头赚钱大发横财。
长城附近的蒙古人表示打仗什么的一点意思都没有,你看科尔沁部,察哈尔部非要和建奴去劫掠大明,听说损失了大半的勇士,连个毛都没有抢到。
还是我们这些部落好,不喜欢争斗,当然打劫大明被胖揍了一顿那都是意外,我们那是迷路不小心走到大明的土地上。
虽然我们表面上臣服于建奴,但是我们那也是战略转移。现在看科尔沁部,察哈尔部跟着建奴不仅没有发财,还被勒索了大量的物资,看来还是跟着大明这个老大哥混更有前途。
于是长城附近的这些蒙古部落开始串联起来,准备要向我大明称臣了。
反正也是蒙古部落的老传统了,跟着哪边有好处就往哪边倒呗。
第290章 大明的局势
最近这几天,这大明突然宣布一切贸易采取纸币交易,拒绝银两支付。这其实对蒙古人影响不大,他们主要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
不过有了纸币交易还挺方便的,蒙古人拿着这花花绿绿的纸币,这也能当钱用,明国老大哥玩得真花。
这建奴的商队就老惨了,千里迢迢运来了一百万两,准备大肆购买明国的物资,结果你给我说不收银子?
当然使用纸币肯定不是为了对付建奴,只是单纯的为了扩大纸币的信用度和使用范围。
黑市还是有纸币和银子的兑换通道,二两银子换一两纸币,爱换不换。
没有想到生意好到爆,这蒙古人手上肯定有部分银子,这建奴不是也来了一百万两用不出去的银子。
黑市里面收了银子拿回大明银行等价交换,马上就是一倍的利润。
大明现在主要输出的就是布匹,玻璃制品,其他像丝绸、药材、瓷器、茶叶什么的都是小规模供给,这京师也缺啊。
这也间接的刺激了海上贸易,只要运来那就大发横财。现在搞得不仅南方的商人不想要运河疏通,连这北方的商人也不想运河疏通。
可怜的史可法总督面临着南北势力的夹攻,朝廷的冷眼旁观,当然还有崇祯皇帝的怒斥无能,只能说当选大明历史上最为悲催的漕运总督。
但是史可法总督的为人大家也知道,那就是办事认真负责,还死心眼。朝廷不给钱我就自行筹措款项,没有人我就发动两岸靠漕运生活的百姓自发清淤。
看得朝堂上的李太傅都看不下去了,只能以朝廷的名义连给史可法发了几封嘉奖信,但是钱肯定是分币没有。
当然李适也有自己的考量,现在这运河堵塞,河南基本又被闯贼给占领了,而湖广的北部张献忠也在哪吒闹海。
所以这南北大规模的来往基本断绝,这就给出了一个空窗期,对北方几省进行改革,目前朝廷就控制山东山西北直隶地区。
陕甘地区太过于残破,实在不敢把手伸到那地方去,那地方只有投入基本没有回报,就先让它半条命先吊着。
李适的土地征税政策肯定是要了乡绅的老命,那不得拼命,要是全国范围内施行,那肯定烽烟四起,瞬间分崩离析。
但是现在北方两省一京可都在朝廷军队强有力的控制下,即使有人闹事,不过是为国库增加一点抄家收入罢了。
当然这土地征税政策的施行肯定会让南方的大地主离心离德,包括但不限于什么造反割据一方,重新在南京拥立一个新皇帝隔江而治什么的。
但是只要整肃好北方,保证粮食的供给,商业的发展,压制住建奴,然后派兵南下。就南方士兵的战斗力,还有朝廷大义的存在,不得比满清夺取南方更容易?
更何况这商业的发展,海上贸易的兴起,肯定会让南方兴起一批新兴的士绅阶级。他们可不会反朝廷,反而更希望大明的统一。
这古代的改革基本没有成功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除非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所以想要彻底改革中兴大明必须要经历火与剑。
这崇祯皇帝每日都躺在龙床上养病,按理说以他的性格肯定是受不了的。
确实崇祯皇帝表示自己很慌,感觉大权旁落的感觉。
这每天不看点奏折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全部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才呈现到崇祯皇帝的面前。
全是歌功颂德,一切都在掌控中,大明中兴在即。
崇祯皇帝表示自己都看麻了,这都是在欺骗朕,去年大明还在风雨飘摇,今年就中兴啦。
崇祯只得问自己身边最近亲的人,比如王承恩公公啊,周皇后啊,李太傅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