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227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特别是大明的布匹那真是深受蒙古人的喜爱,触感柔顺,还自带温暖感,你居然告诉我这是羊毛布?
进入崇祯十六年正月以来,大明的商品逐渐变得多了起来,什么玻璃制品,香料,丝绸,瓷器等等全部出现在市场上。
土默特部落穷得一批,最有价值的便是牛羊战马,但是也不能把这些都卖了吧。
于是便有人起了歪心思,调动牧民前往边关抢劫,结果被大明狠狠地暴捶了一顿,以后部落里就再也没有哪个动歪心思了。
看似精明的土默特部落很快便找到了商机,那便是利用地理优势,将大明的商品买过来再高价格卖给北面的喀尔喀部落,西面的蒙古部落。
甚至还有东面靠近大清的部落。
于是土默特部落很快便彻底放飞了自我,以往紧紧攥在手里的战马等珍贵资源直接对大明开放,毕竟整个蒙古也就这点东西能拿出手,不然连大明的商品都买不起。
但是效果也是喜人的,到了崇祯十六年三月,土默特部落相对于其他部落肯定是富足无比。
周边的小部落,甚至其他大部落的牧民纷纷前来投靠,部落人数直接翻了一倍达到了三十余万人。
不过啊土默特部落强势崛起,引起了大清的不满,导火线就是大清要求土默特部落进贡物资,却被土默特部落直接拒绝了。
皇太极顿时大怒,这土默特部落不仅没有尽到臣子的义务,还和明国人眉来眼去,甚至有传闻土默特部落准备向大明称臣。
这如何能忍,于是皇太极当即命多尔衮率军征讨土默特部落。
这消息一传来,土默特部落的都统们顿时闹得鸡飞狗跳。
尼玛你们大清狮子大张口,一上来就是,牛两万头,羊五万只,战马五千匹,关键还有大明的纸币二十万两。
现在边关贸易只认大明的纸币,银子都不好使,只能在黑市兑换,至少打对折,要是遇上狠的,直接给你两三折。
虽然这些物资土默特部落承担得起,但是这可是我们辛辛苦苦做贸易积累起来的,生活好不容易富足一点,你就直接开口抢劫。
再说实力上来了,野心也不可避免的膨胀起来了。
土默特部落的都统们立马商议对策,一是赶紧向大明称臣,以求大明的庇护。二是向北方的喀尔喀部落求援,以物资换援兵。
三是征集部落的所有青壮约八万人,准备武力对抗大清的铁骑。
向明朝称臣很快便得到了回应,可以是可以,但是具体事宜还有待商榷,但是肯定是会庇护你们的。
喀尔喀部落本来就和大清不对付,面对土默特部落的求援顿时大喜,我这援兵来了想走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以前大家都穷,对于你们也不甚在意,但是现在你们土默特部落可是个香饽饽。
于是喀尔喀部落当即派出五万精锐驰援土默特部落。
而多尔衮以正白旗一万满洲勇士,两万汉军旗,两万周边蒙古人合计五万直奔土默特部落而来。
一场大战即将在大同边外丰州滩一带展开。
而大明先不动声色,只是卖力的给土默特部落打气,只管上,优势在我,我大明会保护你的。
第332章 崇祯十六年的殿试
面对土默特部落的称臣,朝堂之上充满了喜悦,我大明这是又要强势崛起啦,连边关蛮夷见我大明日渐强盛,也知道心怀大义,前来朝贡?
连崇祯皇帝也忍不住召集朝臣,商议此事,因为这事倍有面子。
果然在李适带头的吹捧下,崇祯皇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根本就没有人跳出来乱说话,全是恭贺赞赏之词。
以往虽然每天被李适拍马屁,崇祯很是高兴,但是自己有几斤几两崇祯还是知道的。
但是如今整个朝堂都开始拍自己马屁,崇祯便认为朕这个皇帝还是做得很称职的,现在得到了群臣的认同和赞赏。
要是以往那都是似有似无的贬低,还是堂而皇之的针锋相对。
现在崇祯感觉皇权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大臣们也变得乖巧可爱。
至于最近自己到底干了什么,崇祯也是一脸懵逼,自己好像就啥都没有干。但是现实就是大明一切都在好转,自己还是那个掌握权力的大明皇帝。
大明的财政发生了好转,崇祯承认是李适的功劳,但是这也是朕慧眼识珠,大胆任用的结果。
崇祯十六年开年以来,反正到目前为止,朝廷一切顺利,也没有不长眼的灾害来袭。
最后崇祯只能总结出天命在我,它又回来了,还有便是李卿曾言苦尽甘来,大明它又行了!
朝堂上崇祯很是爽了一把,最后大家一番商议,决定接受土默特部落的归附,彰显我大明天朝的气度。
最后便是具体事宜,由礼部和土默特部落商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