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王宠爱嫡子,他道:“你也别哭了,允南和允辉年纪差不多,他生母不在,就替允辉去盛京。”
反正兄弟二人相貌相似,让萧允南去也没人发现。
黎王妃的确动过这个念头,但一想若是此事失败,恐怕给一家招祸。
七岁的孩子,并非心思缜密的大人。
甚至她还想过,若是日后皇上依旧没孩子,而萧允南又得了皇上青眼,被立为太子,那可如何是好。
岂不是她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
黎王妃擦了擦眼泪,说道:“允南也才七岁,妾身怕他撑不住事,万一事败,那可是欺君之罪,如此一来,倒不如让允辉去。”
至于幼子,黎王妃压根就没想过。
幼子年纪小,照顾自己都难,一个人回盛京,怎么可能应付得来。而且长子已经启蒙了,回盛京读书,未见得是坏事。
黎王叹了口气,扶额道:“若本王得父皇看重,就不会让你们受这些委屈。”
黎王妃抿了抿唇,“王爷不必这般说,天潢贵胄的身份已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您给了他这些,允辉怎能忘本,反过来怪王爷您。”
“凡事不能只看一面,王爷已经做得很好了,有些事不可强求,说不准日后允辉得皇上看重,能走向那个位置,到时回报王爷,也不枉王爷一番苦心栽培。”
黎王妃这话说得好听,也缓了黎王焦躁的心。
黎王妃把手放到黎王手上,“允辉他不能只想着进宫为质,受人桎梏,也要想一想盛京的老师,盛京的先生至少比犁安的要好。”
黎王听王妃这般安抚,心情好了些,只不过脑子里依旧一片阴霾。
把儿子送进宫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后行事肯定受限,哪怕黎王孩子多,依旧舍不得。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就盼着皇上能有孩子,但有了孩子会把这些公子送回封地吗?估计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