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完全赞同大王的观点。”百里贤轻摇着羽扇,深以为然道,“同时对汉、韩、赵国开战,压力的确太大,臣建议谴精兵猛将堵塞金牛关、函谷关以及武关,对汉国采取守势,再派谴说客前往韩国,游说韩国保持中立,然后集中全力击灭赵国!”
庞钰蹙眉说道:“问题是,韩国也是连横同盟的成员国,它会选择中立吗?”
“那要看什么时候。”毕书轻轻叩击着面前的桌案,沉吟着道,“若是去年,韩国绝对不会坐视赵国被灭,但是今年么,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的确如此,大王重新册封田横为齐王,必将天下震动,也将极大地动摇连横同盟的存在基础。”百里贤以手中羽扇遥指西北方向,接着说道,“韩王此人刚愎自用且优柔寡断,大王若许以重利,他定会首鼠两端、裹足不前。”
项庄又道:“瓦解连横同盟不是问题,问题是找什么样的借口?”
韩国、赵国明知道楚国一家独大,国力、军力远胜其余各国,可他们还是决意加入汉国挑头的连横同盟,不就是害怕有朝一曰会被楚国灭国么?
可是现在项庄先后分封魏王、北貂王以及齐王,而且都不是项庄的亲信,而是各国的王族故裔,这已经足够表明项庄的善意了,既便白墨、白宣他们不相信项庄只会是另外一个伯王项羽,可韩王韩信却肯定会心生犹豫。
所以说,瓦解连横同盟绝不是问题。
但是找个什么样的借口的确值得推敲,项庄先后分封魏王、北貂王以及齐王,好不容易才塑造出了一个与人无害的“伪善”伯王形象,如果在伐赵之战中找不到好借口,表现得太过獠牙毕露的话,这个伪善形象就会轰然崩塌。
庞钰、毕书、百里贤全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这样借口的确不好找。
派兵在边境制造事端,然后诬陷赵军挑衅,再借机入侵赵国?这肯定不信,在当前情势下,傻子都不会相信赵军胆敢主动来挑衅楚军。
那么,挑动赵国去打燕国?赵王张敖虽然没什么见识,可赵国上将军白宣却也是个厉害角色,他又怎么可能轻易上当?
挑唆张敖称帝?那就更不可能了。
见庞钰、毕书、百里贤这三大股肱之臣均皆沉默不语,项庄也只能苦笑,他知道这借口的确不好找,当下说道:“也罢,好在此时才只是四月间,离夏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借口可以慢慢想,军备却是需加紧了。”
百里贤、毕书赶紧跪坐起身,恭声应喏。
大军出征、诸事繁杂,粮草的调拨、辎重的调度、府兵的召集以及赏金的筹集,一大摊子的烂事,项庄是绝不会管这些事情的,以前这些事情都是项佗、项他在艹作,现在却落到了毕书和百里贤的头上,尤其是百里贤,恐怕要忙得脚不沾地了。
说完了备战,议题才转到了齐国上,当下项庄又道:“寡人提议重立田横为齐王,虽然占据了道义上的高点,汉、韩、赵国却未必会买帐,寡人估计,谈判的最后结果还是得以实际占领区划为限,你们说呢?”
现在齐国的形势很微妙,随着韩阖逊位投降,韩齐已经正式宣告灭亡,但进入齐国的各[***]队却都没有打算按照之前的约定行事,先是楚军出奇兵抢先占了临淄,接着已经归降汉国的申屠嘉在历下之南阻住了高朗的大军。
项庄刚刚接到的飞鸽传书中更是说到,周亚夫率韩、赵大军围住了临淄,两万汉军却昼夜兼程往东急进,在潍水附近伏击了燕军,燕军大败,已经向着琅邪郡退却,看样子燕太子藏衍已经认清了残酷的现实,只想保住琅邪郡了。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这样,汉、韩、赵军实际控制了济北郡、临淄郡、胶东郡的大部份区域,燕军只能勉强控制琅邪,楚军则控制着薛郡,外加临淄城,不过,这样的局面随时都可能反复,申屠嘉的三万齐军是个变数,临淄城也是不稳定因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