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的内卷日常

爹爹的内卷日常 第7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秦严:“视犯事情节大小,轻则夺爵,重则流放,家中女眷难免不受牵连。能在出事之前与岑氏和离,当真是无心插柳。若非知道吴王不是这等好心人,还当他提前知道了朕查他的事呢。”
朱银:……
他面无表情。是的,他早就知道官家是这种阴阳怪气的嘴毒人,可每一次听见,依然觉得新鲜。
秦严摸了摸下巴:“朕也算仁慈之君了。”
朱银立刻接上:“官家若还不算仁慈,谁又能称仁慈呢。”
吴王又去找了吴王妃母女谈判,和离可以,但女儿必须跟着自己。她姓秦,是宗室女,不能流离在外。
吴王这也是被逼急了,他料定岑若一定舍不得女儿,他们成婚这许多年,他是有不少儿女,但岑若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以此逼迫岑若放弃和离,还是有可能的。
但岑若这次半步不退:“王爷还是少做白日梦了,你看看阿舒,这么些年了,你可正眼看过她?”
吴王看见女儿的神色,难得有了些愧意。“阿舒,父王现在改过了,往后再不会忽视你们母女,你跟着父王回去好不好?”
秦舒躲在岑若身后:“不要。”
吴王继续利诱:“跟着你阿娘,能有什么前途。你在王府里是郡主,和离后你的爵位就没有了,每年没有俸禄,你阿娘如何养活得了你们母女二人?就算她忍心你吃苦,阿爹也舍不得。”
秦舒恨死她这个亲爹了:“我不要当郡主,我宁可吃野菜,也不要在王府里享受荣华富贵!”
吴王见女儿如此烈性,和她母亲简直如出一辙,果然怎样的母亲就能养出怎样的女儿来,他已经给过她们机会了,既然如此,也别怪他了。“你们可别后悔!从今往后,不许打着本王名号在外生事!”
岑若觉得好笑,难不成他以为秦舒往后还会打着郡主的名头?
秦舒年纪小,但已经很明事理,见母亲神色犹豫,又加了一把火:“阿娘,郡主也没什么好的。我们娘儿俩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阿舒说的是。”岑若展颜笑道。好在她还有大笔嫁妆,当年她嫁入王府,阿娘疼她,给了她很多陪嫁,这次和离自然也是能带走的。从来没有和离还会被夫家侵吞财产的,吴王他如今在长安也丢不起这个脸来,有心也无力。
吴王夫妻和离一事就这样落下帷幕。刚开始还有不少人议论吴王妃,那位岑氏,说她没有德行,而且横行霸道,自己要走就走了,怎么还将夫家的子嗣带走?可是没多久,街头巷尾就新出了一出戏,名唤《和离后王爷追悔莫及》。
故事中的王爷可恨的要死,听得老百姓都巴不得那王爷早点去地府报道。
与此同时,吴王和离一事的始末也流传开来。好家伙,原来是你吴王自己作死啊,宠妾灭妻、为了妾室连女儿都不顾,你没事吧没事吧?
大家不再议论吴王妃此行是否稳妥,而是转而议论吴王此举有多作死。
卢照雪和徐翡听着舆论,都露出一个深藏功与名的微笑。
第68章
这一次吴王与吴王妃的事情,卢照雪他们不能出力,毕竟究竟如何判决,能否和离,都得宗正寺那边做主。虽然阿爹阿娘都说,那位大宗正一向是最公正明理的人,可卢照雪还是有些暗暗的担忧。
万一那位大宗正不能扛事呢?宗正寺也不是她老人家的一言堂。那么多朝臣,肯定都有自己的意见,大部分肯定都见不得吴王妃和离的(朝臣们的灵活变换原则,卢照雪在之前的几件事情中已经领教了。)
就算大宗正真的明理,可是牵扯到自家事,她万一偏心同样姓秦的吴王呢?
卢行溪听了就笑道:“绝无可能。萤萤,你不知道,那位大宗正是个最会见风使舵的,不是贬义词。她很会上船,如今她上了官家的船,吴王又是曾经有过夺嫡之心的,就算官家容他,大宗正这样稳站官家的人也不会容他的。”
卢照雪一点就通,原来大宗正是姨父的人啊。也是哦,她可是女子,应当最能体恤吴王妃和秦舒的。
果不出卢行溪判断,大宗正很快就下了决断,而吴王也有苦难言。卢照雪还与小伙伴们说:“我们还得在舆论上推一把,省得大家都说是吴王妃和秦舒的错。”
小伙伴们都是热心人,自然无有不应。
于是不到三天,效率极高的长安六侠重出江湖!
又是一个起承转合的故事!又是一个由超人气写书人长安六侠打造的爽文!
王爷追悔莫及,母女重获新生,凤凰涅槃,啧啧,每一章回都卡准要素,听得观众们抓心挠肺的。
也进一步搞坏了吴王的风评。谁都知道,这是在影射吴王。吴王气得要手下人去抓这所谓的“长安六侠”,却被手下人告知:王爷您之前在封地上,你是不知,这并不是长安六侠第一次顶风作案了,他们之前就写过一出《偏心爹爹恶毒哥》,不知道戳了多少男人的肺管子,甚至还有举子上书官家要治罪追究这长安六侠,可惜官家认为无伤大雅,民间舆论也觉得故事十分好。更有甚者表示,想追究的人是不是自己对号入座啊,莫不是您就是那偏心爹爹或是恶毒哥吧。
在朝为官的,哪个不要脸呢。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吴王听得脸色发黑,长安的这些人未免也太不中用了些,就这么被一个小说书人骑在头上不成?
不过,他到底是外来的,这时候该韬光养晦,而不是惹是生非。吴王只得忍下这口气。
他是忍了,他母后可忍不了。
康太后虽然在常宁宫和太上皇相对两厌,但皇帝仍然时不时让李玟过来传递一些消息,好让他们不要太过“与世隔绝”。
听着李玟笑着说“这也是官家的一片孝心哪”,太上皇和康太后二人恨不能一金瓜子砸死了眼前的人。
不过,被关在宫中的日子实在无聊,太上皇无法再贪图享乐,也无法再与妃子行欢作乐,对着康太后这张老脸也是看厌了,只能听一听。索性就当是听说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