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们有些心动,住在善兰堂是好,但好几个人住在一个屋子里,到底有些不方便,也有些守寡的妇人,想着再嫁,在外边会自由一些,有人问,“娘娘,要是搬出去,咱那小崽还能在私塾读书吗?”
“可以,读书照旧,进了私塾,只要不违背堂训,便可读到十四岁,要是才学出众,有望考取功名的,还可以继续读书,将来若能考上,我还另外有赏。”时下考取功名可不简单,年年学子这样多,能考上的却寥寥无几,要是善兰堂能出几个秀才举子,闻姝才真要开心。
妇人们欣喜异常,纷纷磕头:“王妃娘娘真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再世,我们能遇到娘娘是修了八辈子的福!”
闻姝抬了抬手,“快起来吧,我不爱这些繁文缛节,我盼着你们都有出息,现下是我帮你们,我指望着你们将来也能帮帮别人,彼此守望相助,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我们一定不忘娘娘的教诲!”妇人高声应着。
闻姝又叮嘱了几句,就让他们退下了,独自待在厢房看账簿,看着看着发觉了不对劲的地方,又喊了周管事和账房管事来,“我瞧着这些菜价米价是不是低了些?别是买的烂菜霉米吧?”
因着燕王府一直在购买粮食,闻姝对定都的米价了然于胸,这比燕王府采买的低了两成。
账房管事实话实说:“回王妃娘娘,采买时,掌柜的听说是给善兰堂买,便主动低价卖给我们,说是做善事。”
“原来如此,”闻姝明白过来,“但偶尔一次两次便罢了,勿要长期如此,人家做生意的也不容易,堂中银钱不缺,勿要占这样的便宜。”
她就怕有人借着燕王府的名头在外仗势欺人,那和魏家有什么区别?她的初衷可并非如此。
不过闻姝倒另有了点头绪,“周管事,你去寻摸两个实惠稳定的商行,长期供应的价格应当会比普通采买更低一些,签订契约,稳定供货,往后善兰堂的人只会多不会少,应当有不少商行愿意做这生意。”
周管事连连点头答应,恭维道:“娘娘睿智!”
闻姝不爱听这些没用的话,又吩咐了几句,让他们退下了。
这才头一个月,没多少账,她很快就翻看完了,也没什么事,就打算走了。
离开之前,她又去学堂看了一眼,不知怎么的,她特喜欢看孩子们读书的样子,觉着他们有种蓬勃的朝气,像初升的旭日,看着心情都变好了。
“大丫怎么不见了?”闻姝看她位置上没人,但桌面还摆着书。
月露猜测道:“她不是善兰堂的孩子,许是有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