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几拱手:“相公已经安排并代路再调一万骑兵到东胜州,到时,若有空闲,当去一趟地斤泽。”
韩琦道:“有机会要去。继迁叛乱,就是在地斤泽躲避朝廷,终成大祸。我们的骑兵去了,让党项人知道,以前他们所能倚仗的,以后都不行了。”
三人相视而笑。没藏讹庞到地斤泽,杜中宵就得到了消息,决定与韩琦出发去天德军。为了东胜州安全,韩琦从并代路调来一万骑兵,命一月内赶到,听从刘几指挥。
多出一万兵,杜中宵想到的就是在党项围城时,用骑兵突袭地斤泽,彻底切断党项粮道。兴庆府的粮道一断,仅靠横山运粮,且看没藏讹庞能支持到几时。
此时已是二月下旬,大地微微泛起青色,江河里的冰慢慢开始消融。风从北方来,开始带上了春天的气息,刮在脸上不再像刀割一样。
杜中宵与韩琦并骑,沿着黄河一路向西,向天德军而去。
此时黄河出贺兰山后,在顺化渡附近一分为二,为南北两支,牟那山前再合二为一。天德军就在后来合流的地方附近,牟那山口。背靠大山,俯视山前草原。
这一带是秦汉时屯垦的中心,人口稠密,到处遍布良田。此时早已没有往日景象,大片草原,初春时节草木枯黄,透着荒凉。百里难见人烟,只有偶尔出现的野马和狼群,早已成了一片蛮荒之地。
到了呼延谷,看看天色不早,杜中宵一行下马歇息。在此过一夜,明日就可到天德军。
呼延谷是黄河支流,谷口唐时有军寨,此时早已不存。宋军占领天德军后,在此修了一座驿站,供来往官员歇息。呼延谷河道平坦,是穿越阴山的重要通道,向来是战略要地。这个地方在后世因为发现了矿藏,通了铁路,繁荣起来,称作包头。
洗漱过,杜中宵走出房间,见韩琦站在院里,北望群山。
两人拱手,韩琦指着山上模糊的影子道:“那里就是赵长城,赵武灵王所修。再向北,山里面的是秦长城。先秦之时,这里俱为汉地,修长城以御胡蛮,不想今日却如此荒凉。”
杜中宵道:“是啊,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到了这种地方,总觉得愧对祖先。华夏崛起于中原,如天之有日月,光耀四方。不想一千多年,却越活越回去了。长城以南,千里尽腥膻之地,不闻芝兰之芳,祖宗地下有灵,不知该作何想。这里是汉时九原故地,却不见稼穑,人烟辐辏之处,现在荒无人烟。”
韩琦点了点头,看着北边群山,一时不语。
牟山以西的阴山山脉,此时称黑山,党项的黑山监军司因此得名。天德军在黑山南,黑山监军司则位于黑山中的洼地,易守难攻。党项人在山间草地放牧,山前草地只有夏季,才会有牧民到来。
沉默了好一会,韩琦转过身,对杜中宵道:“经略,看这一带山势险峻,这一仗不容易打啊。”
杜中宵道:“黑山监军司建于长城之间,北有汉长城,南有秦长城,作为屏障,进攻有些麻烦。好在这里有大道直达,借助火炮,还不太难。真正难的地方,是城中能驻多少兵马?其治下兵马,多分散于各部,并不集中。其城本是扼狼山隘口,据险而守,不需太多兵马。我军多火枪火炮,利于大军决战,黑山兵分散各处,此事最难。”
韩琦道:“依经略之意,此战该怎么打?”
杜中宵道:“其实没有太多办法,最可取的就是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经略,此战法可不常用,一个不好,就被敌内外夹击。”
“是啊,如此打是有些行险,不过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杜中宵叹了口气。“好在我军的火炮足够多,骑兵也大部在这里。有火炮,就可以封死黑山监军司驻地兀刺海城,有骑兵,就可以快速机动,将来援的党项兵马逐次各个击破。要做成,必须三军用命,指挥灵活。”
韩琦道:“不管是契丹还是党项,都是多用骑兵,忽聚忽散,捉摸不定。我们的时间不多,不能短时间抓住黑山监司主力,这一仗时间久了非常不利。经略仔细,不得有误!”
杜中宵拱手称是。韩琦作为上司,到这里是来监战的,不是来指挥的。不管有什么困难,都是杜中宵解决,他在一边看着确保无误即可。
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游牧民准备迁往夏季牧场的时候,除了常备军,其余军队不好招集。黑山监军司号称有七万人,实际真打起来,有两三万人就了不起了。其分散驻扎各城的常备兵马,最多只有一万多人,其余都要从部落召集。各部落分散于山间夏季牧场,不知能集结多少人马出来。
围点打援是最快的办法,围住兀刺海,让各部来支援,宋军各个击破。战术得力,在这一带歼灭了党项军主力,数百里内就再无敌人,可以兵临贺兰山下。
冷兵器时代围点打援不常见,一个操作不好,就被内外夹击。杜中宵所辖以枪炮为主,最擅长于野战,看能不能打党项人一个措手不及。
呼延谷歇息一日,杜中宵和韩琦出发,不多远就遇到了前来迎接的十三郎。
上前叉手,见过了韩琦,十三郎对杜中宵道:“经略才来,我们几人这些日子等得心焦!听南边打得极是顺利,这一带党项人户开始迁移,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杜中宵道:“这有什么可焦虑的,只要盯住了黑山监军司,其他各部任他们去。”
十三郎道:“话是如此说,可党项比不得我们,他们兵马多是各部点集,现在正是迁徙之时,那里集得起兵马来。只是攻一座城,有多大意思?”
韩琦笑道:“攻下一座城如何没有意思?此城一破,夏国官吏一扫而空,那些游牧的蕃部,也就群龙无首了,那时还不是任我们处置?此战的目的主要是占地,只要占住地方,就是大胜!”
杜中宵道:“相公说的有道理。只要此战把党项正兵歼灭,其余不足为虑。党项与本朝不同,正兵都记录在册,点集出兵。一搬民户多为辅兵奴隶,战时随在正兵身边,为其养马搬运粮草。黑山监军司七万兵,以一正兵三辅兵算,其实不过一两万正兵而已。十三郎,我们要对付的就是这一两万党项正兵,其余不需多旨费心力。他们本就是奴户,主人没了,哪个会卖命?”
第27章 知己知彼
入了天德军城,到了军衙,杨文广、赵滋和窦舜卿前来拜见。
杜中宵和韩琦居中而座,道:“你们来了有些日子,周边军情如何?”
杨文广道:“回经略,周边的地理、军情基本已经摸清,军中所用地图基本绘制完成。黑山监军司兀刺海城扼狼山隘口,位于山中,北边三十里是汉长城,南边二十里是秦长城。长城虽然倾颓,却足可限制大军行动。其中几座大城,被党项占住,重新修茸了城垣。”
韩琦道:“这一带党项兵马,一共有多少?”
杨文广叉手:“回相公,依我们探查,正兵八千六百余人,辅兵不详。其中五千在兀刺海城及其附近驻扎,其余分散各城。此地有大道通兀刺海,其余城池多是沿秦汉长城分布。”
杜中宵和韩琦点头。党项在这一带本是防的契丹,阴山南麓不是主要战场,而是依托长城防阴山之北来敌。契丹如果大军沿黄河攻贺兰山,黑山监军司居高临下,威胁其侧翼,配合贺兰山驻军,与白马监军司一起合击来敌。阴山南麓的守卫主力,是贺兰山驻军和白马监军司。
韩琦又道:“既已查清党项正兵数量,辅兵因何不详?不是说党项一正兵配三到五个辅兵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