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马里是土著,现在没有了到伊州去的商路,高昌不重视蒲昌,没有派官员,让他做城主。高昌治下很多地方如此,除了重要地方,还是延续以前的治理结构。既然是土著,张岊轰塌了城门,阿马里并不感到大难将至,只是当作曾经的中原王朝回来了,对张岊毕恭毕敬。特别是降了之后,看到后边的部队源源不断,更是觉得自己英明。没想到此次进攻高昌,宋军竟然出动了这样的大军。
看了一会,张岊道:“赵滋的大军已经过去,高昌应该知道朝廷大军已到,再掩饰没有必要。明日天不明造饭,及早出发,最好攻下柳中。后面赵滋的大军,一路无阻,可直到高昌城下。”
说完,带着阿马里一起,下了城墙。进了城主府,张昇正在看地图,见到张岊进来,各自见礼。
两人落座,张昇道:“过了蒲昌,宝庄无城,南下即是柳中城。那里是高昌要地,当年王延德奉诏来使西域,曾记载那里。由柳中到高昌城不过八十里路,走的快是一天,走得慢恰好是两天时间。我们攻下柳中,打开进攻高昌的大门,就不必再急行了。可以驻军柳中,各自派出军队,分兵出去攻取各地,静等赵滋大军到来。高昌这个地方,除了焉耆、北庭、彰八里、仰吉八里等要地,多是由当地的土著出任城主,只要税赋交得齐全,高昌便就不管。赵滋围了高昌,我们就可以尽情攻略各地。”
张岊道:“高昌的守军,最强大的兵团应该在焉耆,与黑汗相对。其他地方的驻军不多,本来这里的土著人口就不多,只要小股驻军就要弹压。我们占了柳中之后,还应该去占焉耆来的谷口,防止焉耆大军回援高昌。那里几个小城,并不难攻取。”
张昇点头:“将军说的对,那几座小城应先攻取。只是这一带的道路,俱是东西相向,去哪里还要经过高昌。须等赵滋大军到了之后,我们随在其后,前去南部山口。”
张岊有些不甘心,自己五万大军,处处受制于赵滋。不过想了想,此次最重要的就是高昌城,赵滋是攻那里的主力,还是同意了。只要把高昌的大军隔绝在盆地外,高昌就是一座死城。
张昇道:“其实自全军整训,人员大改之后,节帅对现在的河曲路大军有些信心不足。此时高昌不过三五万人,我们八万大军,全部枪炮,应该轻松攻下才是。节帅不宣而战,处心积虑,造成这样一个局面,怕的就是高昌大军集中,与我们作战。想当初,节帅带三万人入河曲路时,是何等的锐气。先败耶律重元,再灭耶律宗真,三战夺党项之地数千里,没有丝毫犹豫。与契丹、党项相比,高昌又算得了什么?”
张岊叹了口气:“说起来,节帅可能觉得,我这些人,没有赵滋、杨文广那些将军能打仗吧。”
张昇摇头:“与你无关,还是中下层将领的事情。以前的营田厢军中,能者上,不行的就除了厢军的役,安心做别的事。现在补进来的将领,多是本身有禁军官职,能者上容易做,不能者下那可就难了。”
杜中宵真正担心的,是现在大军的中下级将领,不能适应战争形势。全军刚刚整编完成,以前行之有效的措施,还需要实战检验。打完高昌,这支军队也该成熟了。
第168章 使节
邹鸣随在兵士身后,看宋军阵形看起来疏散,却联绵不绝,极是厚实。三排一阵,每一阵又互相套在一起,成为一个绵延数里的大阵。他不是将领,搞不清宋军为何如此布置,只觉得到处是人,处处都是布好的阵形,有些心悸。身边的都巴埋则仔细记着宋军样子,如果谈判失败,打起来时有些用处。
穿过军阵,到了将近中间的位置,便就看到几座小帐篷聚在一起,帐篷前坐了位将军。
见到士卒领了使节来,秦有朋站起身来,道:“军阵之中,不好出迎,两位莫怪。”
邹鸣忙道不敢,上前行礼:“不知将军高姓大名?在宋中是什职务?”
秦有朋道:“在下秦有朋,本是京城禁军,前年调到河曲路,现在做个旅都指挥使。此次奉定远军都指挥使之命,为此次之帅。两位有什么话,可以对我说。”
邹鸣拱手:“在下邹鸣,在高昌城里任都监。这位是都巴埋将军,是回鹘将领。”
秦有朋道:“两位前来辛苦,且过来做。军阵艰苦,只能坐在帐外,莫怪。”
说完,命士卒又拿了两把交椅过来,放在地上,与邹鸣和都巴埋两人分宾主落座。又吩咐上茶,在桌子上泡了,请邹鸣和都巴埋饮用。
用了茶,邹鸣拱手:“将军,北庭汗王一向恭谨,与大宋上国没有冲突。此次不知为何派了大军前来?高昌小国,向来不重杀伐,不知因何如何?”
秦有朋道:“我是个当兵的,只听上命而行。节帅欲恢复汉唐故土,是以派我前来,监视高昌的举动。你们不攻,我自然也不会开枪杀伐,大家相安无事就是。”
邹鸣听了疑惑,你带了数千大军到高昌城外,还说相安无事,那干什么来了?数千大军在此,吃喝怎么办?难道,后面还有大军?如果不是,这些宋军怎么这么老实呢?
饮了杯茶,邹鸣道:“将军,高昌这里现在是回鹘人做主,凡事都是他们说了算。看,我此次前来出使,只是因为我本是汉人,熟悉汉语。真正的正使,其实是这位都巴埋将军。”
秦有朋向都巴埋拱手:“原来将军是正使,见礼了。”
都巴埋摇手:“我的汉语不好,都是由邹都临说,我听着就行了。”
邹鸣道:“将军,回鹘本是纵横草原大漠,与我汉人不同,做事情直来直去的。突然之间,将军带大军兵临高昌城下,所有的人都觉得莫名,不知高昌犯了宋国哪一条,怎么突然就要来打呢?”
秦友朋道:“都监,我已经说过了,我是个当兵的,只知道带兵听从将令。上峰命我带兵来,我就只有带兵来。我在这里,你们不出兵,我也不出兵,静候节帅到来就是。”
听了这话,邹鸣急忙问道:“原来杜节帅要来高昌吗?”
秦友朋道:“那是自然。节帅不来,我们来干什么?说过了,是节帅意欲恢复汉唐故土,才派大军入高昌,并不是来打仗的。当然,你们要打,我接下来就是了。”
邹鸣看了看都巴埋,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杜节帅什么时候到高昌?”
秦友朋道:“我等将领,如何过问节帅的事情?节帅只是命我等先行,等候在高昌城外,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知。使节要问,可以到后方去,看看节帅已经到了哪里。”
邹鸣道:“将军,恕我直言,你带数千兵马,进入高昌国境内,公然在国都外驻扎,若不是现在北庭汗王对中原敬畏,不愿擅开战端,现在双方应该打起来了。”
秦友朋淡淡地道:“如果你们要打,我自然接住就是。数千兵马在这里,你们尽管来攻。还有,接都指挥使钧旨,在节帅到来之前,城中的人不可出城。如果出城,被捉了可没话说。”
听了这话,邹鸣忍不住变了颜色:“将军带大军到了高昌城外,还不许城中的人出城,世上岂有这样的道理?若是听了你的,高昌岂不是不战而降!”
秦友朋道:“我得到的将领如此,当兵的人,当然照做。你们可派人出城试试,能不能跑过我部骑兵!现在高昌城的周围,已经遍布侦骑,执行节帅军令!”
邹鸣和都巴埋出城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宋军的侦骑四布,高昌的军事人员被抓了起来。到于普通百姓,宋军倒不搔扰,只是这几天不许四处走动,只能在自己家里面等候。城外本来有一处草市,宋军到来之后已经关了。包括各种店铺,也全都关门停止营业。
宋军这五千大军,没有围高昌城,但却封锁了这里对外面的消息。高昌要想派兵求援,必须使用大军护送,那样又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时僵持在这里。
邹鸣强行压住心中愤怒,对秦友朋道:“将军,这里是高昌,是回鹘人的地盘!你带兵前来,封锁高昌城,已经是入侵!北庭汗王只是因为对中原的敬畏,才没有出兵!如果这样到处抓人,汗王必将大军出城,与你敌对!你兵虽多,有城中兵马多吗?!”
秦友朋道:“使节,兵多兵少,谁胜谁败都是小事。节帅军令下来,我不能完成,回去必将承受军法,那才是大事!要不要来打,是你们的事,我只奉军令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