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权力的天平,即将倒向了朱温的养子朱友文。
朱友珪干了一件大事:把他的正妻,貌美如花的张氏,以侍疾的名义,献给了朱温。
朱温龙心大悦,便暂时放缓了对朱友珪的贬谪。
后来,朱温病重时,命朱友文之妻,一直侍寝于身侧的王氏,召朱友文回京托付后事,并打算将郢王朱友珪贬为莱州刺史。
张氏偷偷跑回去,把消息告诉给了朱友珪。于是,朱友珪发动政变,不仅宰了朱温,同时矫诏将朱友文赐死了。
虽然,朱友珪很快就完犊子了,政权落到了朱友贞的手里。
但是,篡位之前,朱友珪做得很猥琐,也很成功。
“你怎么看?”康熙不冷不热的问玉柱。
玉柱心里明白,不能不答,但又不能答得太快。
答得太流畅了,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惹来老皇帝的疑心,哦,你答得这么的麻溜,莫非是事先谋划过?
伴君,就是陪伴老虎。
老虎吃人,只需要起了疑心,就是死罪,而不需要任何的证据。
玉柱有些迟疑的说:“回主子爷,情况不明之下,一动不如一静。不过,以奴才的浅见,似乎应该牢牢的掌握住丰台大营才是。另外,八旗火器营,至少要调到您的身边来护驾才是。”
京畿的驻军,就这么几大块:九门提督、丰台大营、直隶绿营和热河的八旗驻军。
玉柱手下的几百人,暂时还夹不上筷子,不值得康熙去怀疑。
因为,畅春园护军营的人数太少,且无火器营炮甲的协助,属于残缺不全的一支兵马。
第327章 跟着老四去抓人
“嗯,热河驻军出现了异动,应如何处置?”康熙又问玉柱。
玉柱装作仔细琢磨的样子,斟酌了一会儿,才说:“可调直隶绿营,前往截击。”
说的很有道理,只是,康熙早就给隆科多去了密旨,命其提兵监视热河的驻军。
现在的难题是,托合齐若是有反意,只怕是已经带兵进了宫,拥立太子胤礽了。
托合齐手握几万兵马,这个时候的轻举妄动,很容易损失巨大。
玉柱也很能体谅康熙的为难,不过,玉柱心里其实是有底的。
康熙多虑了!
托合齐是太子一党,这肯定没错,但是,托合齐还没胆子起兵谋反。
历史上,和托合齐相关的,主要是托合齐会饮案。
也就是,托合齐在家里大摆宴席,结党营私。
托合齐父子,伙同“太子党”重要成员的鄂缮,借着“会饮”的名义,帮助太子胤礽“缘结朋党”。
除了为继续扩大太子胤礽的势力和影响力,以确保其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而商讨对策外,还秘密策划了许多不可告人的“阴谋”。
不过,玉柱这毕竟是局外人的看法。
身在局中的康熙,肯定担心托合齐利用兵权,擅行拥立之事。
而且,玉柱敢保证,以康熙的见识,应该明白,丰台大营和八旗火器营,才是当务之急。
康熙淡淡的说:“火器营,就在园子附近。”略微漏了点口风。
果然如此,玉柱心里一片透亮,老皇帝现在是谁都不敢信任,必须藏着掖着的留下后手。
玉柱的心底里,十分的坦荡。只要康熙不咽气,他就是妥妥的纯臣。
历史上的隆科多,就是伪装的纯臣,顺利的骗过了康熙。
玉柱心里有底,现在的康熙啥都知道,大局也尽在掌握之中。
说白了,康熙就是想从动荡之中,筛选出谁忠谁奸,以便将来托付江山。
所以,玉柱始终不肯越过雷池半步。
康熙怎么吩咐,他就充分站在康熙的根本立场上,达成次优的执行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