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的说,索尼一系对老皇帝的绝对支持,才是老皇帝敢布置擒鳌拜的底气所在。
俗话说的好,饮水思源,老皇帝对第一任正宫皇后,也格外的有感情。
由于,废太子老二的生日,就是孝诚皇后的忌日。
以前,每到这一天,老皇帝都会刻意给老二讲几个不怎么好笑的笑话,以免儿子悲伤过度。
册封礼毕后,老皇帝并没有召见隆科多和玉柱父子,而是把回京叙职的庆泰叫去了畅春园。
等庆泰回府之后,就把玉柱叫了去,笑眯眯的说:皇上问你阿玛我,可乐意回京享福?
玉柱的眼眸微微一闪,随即就明白了,庆泰不仅被调回了京城,恐怕还担当了要职啊。
果然,庆泰也没等玉柱发问,便笑吟吟的说:你阿玛我,几任封疆,又担任过刑部尚书,皇上体贴我的辛劳,便命我入南书房行走,兼吏部尚书。
嗨,好家伙,玉柱的两个爹,分掌刀把子和官帽子,老皇帝这是老糊涂了吧?
玉柱浅浅的一笑,说:阿玛,以您的睿智,必不可能答应此事,对吧?
哈哈,知所进退,才能长远。庆泰拈须轻笑,宫里有娘娘坐镇,我和三哥,还有你,再分别出掌重权,非人臣之福也。
第643章 表演双簧
和精明强干的隆科多比起来,庆泰确实有些木讷,但他却很懂自保之道。
以前的老佟家,能够形成佟半朝之势,主要是刚登位不久的康熙,势单力孤,急需母族的鼎力支持。
等擒了鳌拜,平了三藩,收了台湾之后,康熙对母族就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了。
老皇帝重用谁,弃用谁,杀了谁,除了感情因素之外,基本是根据掌权的需要,做出的选择。
老皇帝亲政的时间越长,声势太过显赫的老佟家,就越是碍眼。
所以,索额图和明珠,被提拔了起来,老佟家的声势则逐日递减。
老皇帝的这种搞法,属于任何一个皇帝的常规性操作,压根就不足为奇。
换句话说,老皇帝如果不这么操作,那才叫作不正常。
玉柱回了话后,刚坐回到椅子上,就听庆泰说:四大辅臣,索额图和明珠,废太子和老八,嘿嘿,都是双数啊。
嗯,庆泰是个地道的明白人呐!
阿玛,您儿子我,如今位高权重,却无制衡之人,实非人臣之福也。
骨肉血亲之间,也没必要遮遮掩掩,玉柱索性把话挑明了说。
庆泰频频点头,笑道:你呀,向有大智慧,你能看透这一层,你阿玛我倍感欣慰。
我坚辞了吏部尚书,另找皇上要了个爵位,嘿嘿,为父往后啊,也是爵爷了。庆泰捋须一笑,他本性并不贪婪,眼下的身份和地位,已经非常的满足了。
俗话说的好,人心不足,蛇吞象。
庆泰生性平和,完全不像得寸进尺的隆科多。
老皇帝只是想试探一下,见庆泰颇知进退之道,便很大方的赐下了,三等精奇尼哈番,即三等子。
不过,老皇帝想让庆泰进入南书房的心思,并无变化。
这么一来,玉柱的父子三人,各在中枢机要之地,站稳了脚跟。
有好事者,特意给他们起了个绰号:佟家虎豹犬。
虎,自然指的是玉柱了。隆科多成了豹,至于犬嘛,必然是庆泰了。
庆泰得知后,也只是澹然一笑,便丢到了脑后。
这一日,老皇帝在畅春园的清溪内,召见河道总督赵世显。
在大清朝,河道总督,名为总督,实际上,并不是封疆大吏,而属于技术性很强的岗位。
因老皇帝经常提及赵世显,玉柱对赵世显,也算是有所了解。
赵世显,汉军镶黄旗下,自康熙四十七年开始,到如今的康熙五十七年,他一直担任河道总督之职。
清初时期的河道,特指黄河。治理河工,指的是修黄河的大堤,以及疏通航道。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