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靠摆摊

在北宋靠摆摊 第7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虽说现在还是半桶子水,但已经比石子这个生瓜蛋子强很多。
看白府尹要留石子,张二伯识趣告退,扭头就去找张希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你说能成?”
张二伯现在会看人脸色,虽然白府尹当时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但能看得出来,“我觉得十拿九稳。”
张希瑶追问,“你说了要把两成干股的送给他吗?”
张二伯笑道,“我琢磨直接送给他不稳当。这样不好办。还不如送给石子,到时候石子交由白小姐掌管。白家缺钱,肯定会跟她说。到时候她自然会贴补娘家。用了这么多钱,肯定也不想张家倒了呀。”
张希瑶拍着大腿,“你倒是比以前精明了。”
张二伯笑眯了眼,“我是怕他光拿钱不办事。要是他女儿向他哭诉,他不能当甩手掌柜吧?”
张希瑶点头,是这个理儿!
这没有靠山,办点事都得小心谨慎。还是自家强才行。
也就等了半个月的功夫,有一天石子从白家回来,就让张二伯回家告诉他爹一声,可以向白家提亲了。
张二伯得问啊,“白府尹都跟你说啥了?”
“问了一下我们家的情况。我照实回答了。”石子又道,“我得为明年的乡试做准备了。”
“他指点你,咋样啊?”张希瑶有些不放心。
虽然攀上亲,值得高兴。但还是自己立得起来才行。免得石子将来在家被白小姐埋怨。
石子抿唇笑了,“老师给我写了一封引见信。我可以去国子监读书。”
国子鉴有许多都是官宦子弟,也有举子。
石子能进去读书,没有白府尹的推荐信根本就进不去。
张希瑶也为他高兴,“那你快回去准备考试吧。”
石子收拾书包,去书院辞行,就拿着书去了国子鉴。
张二伯回了趟老家,张满贵按照张二伯的要求请了官媒向白家求亲。
经过三媒,确定了彩礼、嫁妆的具体数目。最终定下婚期。
待五年后,石子年满十八,白五小姐年满十七,双方则良日成亲。
这在古代很常见,许多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娃娃亲都有。更何况十三才定亲。
这门亲事定下,张希瑶倒是松快许多。
四郎也把铺子给装修好了,他问张希瑶什么时候才能开张。
张希瑶就定了十月开张。
“天冷的话,水泥干得慢。”四郎最近一直抹水泥,他对水泥的习性也有些了解。
张希瑶笑了,“就是慢才好呢。这样人家才会觉得花的钱值。而且这本来就是贵价生意。”
四郎忧心忡忡,“可是有钱人会来定吗?”
“会的。”张希瑶让他别担心,她已经在小报上打广告了。
十月十号,张希瑶的水泥店正式开张。名字起得也很土“金固水泥”。
许多人不知道水泥是什么东西,经过四郎的一通解释,大家也就明白了。
不过知晓后,看客纷纷散开。为何?因为它太贵了。
一间房,四面抹墙收费居然要十两银子。普通百姓谁修得起?
四郎原先觉得这么大的铺面只有他一人看守,有点忙不过来。可事实上,根本就没人。
“你怎么就一点不担心呢?”四郎见大家只问不买,想拉客,却根本拉不着。可是张希瑶老神在在,根本不当一回事。该吃吃该喝喝。他都快着急上火了。
“我们做的生意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你且等着吧。不着急。”张希瑶太了解这些有钱人的喜好了。她现在不急于推广水泥,所以慢慢来。
什么时候都有贪新鲜的时候。尤其是有钱人,最是如此。
她的话言犹在耳,三天后,就有两个富家子弟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