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侯夫人叹道:“那有什么办法,原以为鸿胪寺是个清水衙门,如今看起来,真要有事了也是麻烦,好在这样的事也不多,寻常有什么,叫下头的人去便行,总不见得各国都找不到一个男丁继承王位吧!”
顾晓在一边笑道:“依我说,朝廷与其担心茜香国的豪族与王室结亲,行鸠占鹊巢之事,还不如在宗室里头选几个宗室子跟着过去,看看那位王太女愿不愿意选宗室子做王夫,到时候茜香国的下一代便有咱们皇家的血脉,自然会更心沐王化!”
隆安侯夫人听得一愣,直接就站了起来,说道:“这主意倒是不错,宗室里多的是那等连爵位都没法封的子弟,与其留在神京这边想办法谋出路,还不如去茜香国做个王夫呢!我就不多留了,你爹这次出去,你要是有什么想要的,就先列个单子,到时候叫你爹带回来,我这就回去跟你爹说这事,叫他赶紧上折子!”
隆安侯夫人连茶都没喝完,就风风火火走了,等到徒嘉钰下学的时候,听说外祖母来了就走了,整个人都懵了,不由问道:“妈,外祖母这次来难道有什么急事?”
顾晓解释道:“是有急事,你外祖父要出外差,外祖母过来跟妈妈说一声。她得回去给外祖父收拾行李,哪能在咱们家多留呢?”
徒嘉钰就这么被忽悠住了,而隆安侯府那边,隆安侯一听隆安侯夫人带回来的话,也是一呆。
这也是难免的事情,自古以来,就算是和亲,用的也都是公主宗女,谁家拿皇子宗室子去和亲,就算是,那也是人家嫁过来,而不是将人送出去。何况,自从唐朝之后,中原这边就没了和亲之事,自然也想不到这些,如今一听竟然可以叫宗室子去给人家王太女做王夫,隆安侯只觉打开了一条新思路,越想越觉得可行。
至于说什么宗室子会不会觉得茜香国是穷乡僻壤那个,不乐意过去。以前人家公主和亲,也没怕自己嫁的是什么穷乡僻壤啊,人家还都是嫁的北方的蛮子呢,在宫里锦衣玉食金尊玉贵的女孩子,跑到草原上吃腥啖膻,一年到头,连口蔬菜都吃不上,人家也没抱怨什么!茜香国那里一年三熟,物产也丰富,总比草原强得多,你们大男人家家的,难道连个女人都不如?还有什么做了王夫,不能三妻四妾的,你们留在京城,做个连爵位都没有的闲散宗室,难道就有钱三妻四妾了?想的什么美事呢!
隆安侯当下便亲自铺纸研墨,开始写折子,写完再润色一番,重新誊抄了一遍,晾干之后,便放入密匣之中,走密折通道递入宫中。
作为鸿胪寺卿,是没有上密折的资格的,但作为开国侯,隆安侯自然有上密折的资格。密折的好处就是不用经过内阁,就能直达御前,免得被内阁那边因为各种狗屁倒灶的缘故压下来,之后就算是拿出来也得扯皮,等他们扯玩了,隆安侯都已经快到茜香国了。
茜香国使节就在驿馆里头住着,朝廷这边必须尽快决定到底要不要搞一次和亲,若是决定了,就趁早选好人,跟这次的使节团一块去茜香国,将事情定下来。要是不搞,那也得早点下决定,总不能将人家放在驿馆里头晾着,叫人家生出不该有的联想来。
隆安侯的密折才递上去,圣上便知道了。主要是隆安侯这一脉素来低调,拿着递密折的权利,几乎就没真的用过,如今难得用上一次,圣上自然担心是出了什么大事,赶紧叫人拿了钥匙,开了密匣,将里头的折子拿出来。
圣上也不叫戴权先念,自己就将折子打开,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明白是什么事之后,先是松了口气,继而便是一喜。
没错,与其担心茜香国那些豪族倒反天罡,不如自家这边釜底抽薪,先将人安排了。
比起茜香国那些豪族子弟来,宗室子弟总要更加一表人才一些,再有天朝上国的滤镜在,圣上不觉得茜香国国主和王太女会看不上,何况,他们不得顾忌着点上国的想法,不想找个宗室子弟做王夫,难不成是早就预备好了跟朝廷翻脸?
“嘿,这顾爱卿,平时不声不响的,看着就是个惫懒的货色,如今到了关键时刻,还真是挺有主意!”圣上放下折子,心动地搓了搓手,忍不住站了起来,在御书房踱了几步,口中笑道。
戴权虽说不知道折子里面写了什么,但是圣上既然这么说,他便凑趣道:“奴婢记得,顾家是文勋出身,因而不太好跟那些开国勋贵凑一块,又几代不曾科举,跟朝堂上那些文官也走得不近,自然不方便在朝堂上多说什么!不过隆安侯府一脉素来忠心耿耿,既然有能力为国出力,哪有藏着掖着的道理!”
圣上点了点头:“你说得对,顾家可比那些人家忠心识趣得多!此事若是能成,隆安侯这个爵位倒不是不能再袭一代!”
戴权听到圣上居然生出了这样的心思,愈发想要知道隆安侯究竟在折子上写了什么,不过,他素来是个心中有数的,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做出不合适的举动来,横竖这事迟早都会知道,也不差在一时,因此只是顺着圣上的话,又恭维了几句,只说圣上圣明烛照,下面臣子才能人尽其才,只哄得圣上眉开眼笑。
圣上也知道此事不能拖延,也不先在朝会上说,直接找来了宗令庆王,跟他先说了这事。
庆王一听,也有些高兴。宗女什么的,从来不是什么问题,无爵的宗女,最多准备个一两百两银子嫁妆也就打发了,那等几代过后,彻底没了宗籍的子弟也就罢了,都得老老实实自谋生路。但是那等没到自动失去宗籍,却又封不了爵位的宗室,可不是好打发的,人家真跑到宗人府来哭穷,你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太祖的子孙饿死。
宗人府每年都得准备不少财货,打发这些不要脸面的家伙,如今虽说只有一个王夫的位置,但也算是给了这些宗室一条新的路子。你们的身份在京城不值钱,去了藩国还是值钱的,说不定能骗到个有钱有势的嫁过来,靠着女方的嫁妆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当然,这种话可不能明着说,这显得皇家甩包袱一样,但是这事冠冕堂皇一点,那就是为国牺牲,宗室享受朝廷供给,这种事情自然是当仁不让!实际上,要不是庆王这一脉没有合适的人选,庆王都想要将自家孙子塞过去。他脑子里已经盘算,谁家府上有那等没法继承爵位,又能拿得出手的孩子,到时候自个透个消息,对方总得给点东西做谢礼吧!
结果就听圣上说道:“此事涉及茜香国,咱们宗室也不能轻忽了。现在也不知道王女喜欢什么样的,那宗人府这边先将各色人等都预备好了,无论是文质彬彬的,还是健壮有力的,性子开朗的,嗯,那等性子深沉的还是不要了,别让茜香国那边生出什么想法来!”
庆王精神一振,顿时觉得自己的谢礼可以多收几家,忙恭维道:“还是圣上想得周全,我却是没想到这么多。之前瞧见过几次茜香国的使节,一个个又黑又瘦,个子也不高,只觉咱们的子弟,总比他们拿得出手,却没想过人家喜欢什么样的!”
庆王一向做事妥当,圣上便也没有多想,直接将这事交托给了他,又叮嘱道:“此事还得尽快,当然要以自愿为主,选个心不甘情不愿的过去,到那里给朝廷添堵可就不好了。另外,能入选的人,不管后来有没有被茜香国国主王女选中,回来朕也不吝重赏!选中的,朕也会册封一个郡王之位,不叫他在茜香国丢了颜面。”你弄个宗女出嫁,还得给人封个公主呢,这等外藩国主,一般在国内品级也就是与郡王平齐,那给对方封个郡王,也就能跟对方在法理上平起平坐,不至于搞得像是给人做上门女婿一样,有着这么一重身份,在外头也能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至于被对方拿捏。
圣上给的条件这么优越,庆王一听,就觉得稳了,一个郡王,一年光是俸禄就有五千两,这钱放在茜香国花,可比在京城耐用多了,只怕一些只能封奉国中尉乃至奉国将军的宗室都要心动,当下恨不得赌咒发誓,自己一定将此事安排得妥妥当当。
庆王做事效率也是杠杠的,他前脚刚出了宫,后脚就命人将消息传到了各处宗室那里,顿时,京中各家宗室都沸腾起来。
第65章
这事影响到的主要是老牌的宗室, 跟平王府这样的新宗室是没什么关系的。便是徒嘉泽年龄何氏,李氏对此也丝毫没有动心的意思,她就徒嘉泽一个指望, 真要是被安排出去了,她得哭死。
因此,李氏听说了消息之后, 只当耳旁风一般,还不许别人说给徒嘉泽听, 免得徒嘉泽野了心,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 也想往外跑。
她实在是想太多了,起码徒嘉泽这个年龄, 还真没理解茜香国是什么含义,他如今的生活主要就是吃喝玩乐, 其他的事情都是过眼云烟。等他长大了, 真要是起了什么心,李氏这个做亲妈的, 估计也是拦不住的。
各家爵位已经掉落了不少,为子孙前程忧心的宗室开始四处活动,还要跑到宫里求甄贵妃的,以至于连外朝都听到了动静。
外朝那边那叫一个惊讶,压根没想到这么重要的事情, 圣上居然不在朝堂上说,顿时立马有几个御史就跳出来,反对此事。他们理由也很简单, 咱们泱泱大国,怎么能沦落到叫宗室子弟与番邦小国结亲呢?这也太有损上国颜面了。
不过, 有反对的,就有赞成的。文官最怕打仗,一方面要花钱,一方面还得看着武将得意。如今拿出个郡王的名号,一年五千两银子就能安抚一个藩国从此老老实实,这不要太划算,至于这位未来的郡王要背井离乡去结亲,那算什么,那是宗室子弟,又不是他们家的子弟!何况,平白有个有钱有权的美娇娘倒贴,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嘛!要不是这事只是限定了无爵宗室,只怕能被抢破头。
因此,很快就有人出列,开始各种引经据典,驳斥那几个御史的言辞,圣上只在上头高坐,就发现这事已经不用再说,算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通过。
当大家齐心一致的时候,事情办起来就会很快,不过是五日的时间,宗室就通过几场选拔,挑出了五个合适的人选。宗室的选拔考试也很简单,先看相貌,虽说宗室子弟因为几代的基因改良,不会歪瓜裂枣,但是也得挑一挑不是。然后就是看才学了,茜香国那边你能背一本《论语》差不多就能算才子,那就以此为标准,不管什么经典,你能背一本就行,若是你还有其他特长,比如说琴棋书画之类,那就算加分项。文试不行的,你可以去参加武试。不用你会骑射,正常骑马总不能有问题吧,听说茜香国那边是骑大象,咱们也不从御园里头把下头进贡的大象拉出来给你骑,你就先骑马。你要是连骑马都不行,回头骑大象可就更不行了。另外射箭也是一样,不要求你十发九中,中个一半总能做到吧。
一番挑选之后,选上的欢天喜地,没选上的垂头丧气,但也没人同情他们。你们都注定没有爵位了,居然还不努力,难道就等着分家产,到宗人府打秋风吗?
而在驿馆等消息的茜香国使节们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的,看到出使的队伍壮大了不少,一问才知道,居然有几个是去跟自家王女相亲的,顿时傻了眼。能代表茜香国出使的,自然也是他们朝中的权贵出身,因着国主只有一女,国主又与自己的弟弟之前关系不睦,不肯将王位传给侄子,因此惦记着王夫身份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少,如今国内还没决出人选来,中原居然还派了人过去摘桃子。
看看宗室选出来的这些人,一看便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相比较起来,国内那些权贵子弟就有些拿不出手。使节团正使只要一想到自个回去会面临什么样的场景,就恨不得自己这次根本没来过,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