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采萱做贼心虚,悄悄地说:“他高中喜欢的一个女孩子,我有他们俩的照片。”
周母连忙让她调出来看看。好在赵采萱这两年懒得换手机,也没有删照片的习惯。只是相册里照片太多了,往下滑了一会儿才终于翻到,她放大调给所有人看。
“哟,长得挺漂亮的。”周母笑着说,“叫什么?在哪读书?”
“具体叫什么有点不记得了,不过应该是姓沈。”赵采萱回答,“在a大读书。”
“还是个学霸。”湛尧说,“a大分数线高得很。”
周元瑶又问:“阿屿现在还喜欢啊?”
“我觉得可能。”赵采萱煞有介事地说,“这照片现在还在他手机里呢。”
赵采萱还要说,见周商屿已经打开了阳台的门,连忙止住话头。
大家都默契地装作不知情。
当晚,周商屿留宿在家。
这个房间在他十八岁高考后便没有人再住过,管家会定期清扫,里面的布局摆设仍然是多年前的模样,包括当年他用来学习的书桌。
他望着书桌上留下的寥寥几本教科书,目光落在一本语文课本上。如果他没记错,那张写满他名字的纸条应该还夹在里面。
周商屿随手翻开,如他所想,一张边沿发黄的纸轻飘飘地从书页间落下来。拿起来一看,上面是沈吟夏多年前的“罚抄作业”。
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发觉,语文单科成绩总是能排名全校第一的沈吟夏,罚抄仍然写错了他的名字,将“周”字中间的“土”写成了“士”。
一如今天草稿本上那个字。
想到会议结束后龚濯说的话,周商屿心血来潮,拿出手机,在搜索框内打出“a大沈吟夏”。本是不抱希望的查询,却没想到出现了长达好几页的搜索记录。
最上面的赫然是一个点赞、评论数据极为可观的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