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

第一四七五章 战犹酣(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直升机进入战场后,解放军的炮兵,突然停止了炮击,三十架直升机迅速分开,各自寻找打击目标。

安南军炮兵正为对手突然停止炮火覆盖感到惊讶,但随即他们就发现了几乎停滞于半空中的直升机,正感惊讶,不知道这是什么鬼东西时,突然火神机炮的六根20mm枪管转动起来,几乎如狂风暴雨般的子弹,径直射入射击口中,艹纵大炮的十余名炮兵,连哼都没有来得及哼上一声,就被大口径子弹绞杀得支离破碎。

为了方便大炮的前出与后退,坑道往往设计为一条直线,这种设计在直升机没有出现之前,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射击口上下方都是绝壁,不管是空袭还是炮击,只要及时规避,不会有多大威胁,但现在,狂暴的机炮子弹,不仅撕裂了位于射击口处的炮兵,还把坑道后面负责弹药补给的士兵,也一起笼罩其中。

一条条设计几近完美无缺的坑道,迅速血流成河,同时由于弹雨直接命中炮弹箱,引发剧烈殉爆,一股股火柱,径直从射击口里冒出来,蹿出几十米远,好在一击得手的直升机群,早已离开了此前悬空处的位置,否则极有可能会被大火命中。

整个大山地动山摇,就像发生四级地震一样,地皮不断颤抖,山间的碎石疯狂地向下倾洒,红河河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地面上,解放军官兵士气大振,更多的步兵冲过河滩和缓坡,登上了安南军的一线阵地,并向纵深进攻。

位于第一线阵地后方的一座一百余米高凹进去的山腹阵地,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这个阵地设置在悬崖绝壁之下,就像一个深幽的山洞,由于受崖壁庇护,使得其在解放军炮兵强大的火力压制下,安然无损。

不过这个山洞地域也太宽广了,头上顶着数百米的岩层,下面俯瞰附近大片的河滩和阵地,而安南军居高临下,在山腹里摆上了二十二门大炮,继续猛烈地轰击着河滩上的解放军战士。

同时,此处阵地还布置有六挺高射平射两用机枪,刚刚降低高度准备对其进行精确打击的一架直升机被击伤,驾驶员挣扎着逃脱高射机枪的火力,跌跌撞撞地降落在了红河北岸的河滩上,让目睹险情的顾长风和夏俭惊出一身冷汗。

其余的直升机见状,知道此处地形不利于直升机作战,同时安南军位于山崖绝壁上的炮群已经基本被摧毁,于是通过无线电汇报,征得同意后返回南溪镇陆航机场。

为了尽快摧毁不停开火的安南军火炮,第一摩步师第二步兵团安尚义中校把指挥部设到了距离敌人阵地五百米的一个高坎下,指挥战士们向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但由于处于由下而上的仰攻状态,遭到了山上安南军包括轻重机枪和手榴弹在内的犀利阻击。

六个步兵连被挡在了丘陵突出部下面的一条狭长幽深的雨裂沟内。雨裂沟为将士们提供了必要的保护,挡住了安南军猛烈的机枪子弹。

时间指向了十点,由于安南军凭借着法国人精心构筑的山间工事进行猛烈阻击,解放军步兵未能及时突破河滩阵地,也未迅速巩固桥头阵地,导致了跟随大部队行动的工程兵第十二师迟迟未能展开作业。

好在随着呈立体防御的安南军火力减弱,铁路和公路大桥已经掌握在解放军手里,工兵部队迅速出动,履带式打钻车冲上大桥,来到高达三米厚二米的钢筋混凝土墙壁前,钻机迅速开始在混凝土表面打孔,没过多久,一个个孔眼连在一起,原本坚固异常的混凝土顿时迸裂。

钻机钻个不停,十余分钟后,原本看起来坚不可摧的钢筋混凝土墙壁终于土崩瓦解,成为了一堆堆带着铁坨坨的混凝土块。

打钻车迅速退后,挖掘机上前,扬起高高的抓臂,把带着钢筋的混凝土块抛入了滚滚的红河水中。待现场清理一空,又把布满荆棘的铁丝网捣毁并扔到一边,挖掘机便后撤,打钻机再次上前,周而复始,大桥逐渐变得通畅起来。

一线阵地上,安尚义中校命令,集中六个连所有的迫击炮,同时反坦克连迅速前出,火箭筒一起对准山上,进行最坚决的突破。

丘陵上的安南军似乎感受到了解放军的企图,用迫击炮和手榴弹向山下进行封锁。

“轰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