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始至终,武装直升机都在努力压制曰军的反扑,而一旦发现曰军的防空火力,得到通知的战斗机、强击机和轰炸机就猛地扑过去,进行精确的打击,确保武装直升机的安全。如果附近没有战机助战,武装直升机则会发射自身携带的“彩虹”I型导弹空对地导弹,将威胁拔除。
在掩护空降军部队顺利进行投放的同时,海岸线附近不计其数的轰炸机和强击机在对曰军海岸防线以及位于港湾、河口位置的曰军舰艇实施轰炸。
由于安家军空军的巨大威胁,曰本海军不敢在苏门答腊岛部署作战舰只,负责东南亚群岛海上防御的西南舰队只能以轰炸机航程外的泗水港为母港,以爪哇海、南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等海域为巡航及作战地点,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东岸近海地区简单地配置一些运输船和少量由民用船只改造的用来发起自杀式攻击的小型舰只。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根据意大利技术建造的没有返回舱的“自杀式”人艹鱼雷。
安家军强大的空军,继消灭曰军于苏门答腊岛上的陆海军航空部队后,又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所有停泊在港湾和河口区域的曰军水面舰只,但没有人意识到,此刻海平面以下还隐藏有大量“自杀式”人艹鱼雷。
顾名思义,人艹鱼雷就是由人驾驶的鱼雷,采取的是“玉石俱焚”式的攻击。可以想象,当安家军的登陆舰只抵达时,这些“自杀式”人艹鱼雷将会对安家军的登陆作战造成一定威胁。不过,由于曰军弄不清楚安家军确切的登陆地点,这种数量众多的“自杀式”人艹鱼雷只能分布到漫长的海岸线上,局部地点能够动用的数量相对有限。
第一波登陆作战发生在石油港口杜迈。
中午十一点八分,安家军渡海运输舰只在护航舰队的护卫下,出人预料地出现在杜迈港外,而曰军甚为倚重的北部鲁帕岛上的三座炮台却没有开炮予以攻击。
就在驻守杜迈港的曰军错愕不已的时候,安家军的登陆战已经发起,在登陆舰艇的运送下,成千上万的安家军官兵顺着港口两侧的沙滩冲上岸去,轻轻松松就将曰军的防线突破,随后两路大军一起向中心位置进行攻击,于一个半小时后顺利攻占杜迈港最后一栋大楼,全歼曰军一个步兵旅团。
直到此时,曰军依然不明白为什么鲁帕岛上耗费巨资修建的三座炮台会没有对安家军的登陆舰队进行攻击。
原来,早在进攻发起前一个月,安家军海军“绿狐”特种大队便摸上鲁帕岛,悄悄清除曰军部署在岛上的明岗暗哨。昨天夜里,在“绿狐”特种大队接应下,安家军海军陆战第一师在岛西北区域上岸,一路向南,在红外线夜视仪等夜战武器帮助下,将曰军的炮台和军营全部摧毁。
至登陆战斗打响前,鲁帕岛上的曰军已经被完全清除,而防守薄弱的杜迈港的曰军却对此全然不知,这直接导致了战斗失利。
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东北部沿岸的丹戎巴来,位于滨亚沙汉河左岸,这里地势低平,非常利于登陆作战,故此曰军在这一线防守极为严密。下午一点四十五分,陆舜臣中将率领的第十九集团军顺利抵达丹戎巴来外海,随即在空军和陆航部队的掩护下发起抢滩登陆,曰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在安家军强大的登陆部队面前,曰军的防线在两个小时内即告击破。
勿拉湾一线的登陆作战在下午两点打响,而紧随其后的便是战况最为惨烈的潘姜海峡之战。
不同于廖民林、陆舜臣和宗行真三位将军统率的部队面对的曰军丙类师团,负责潘姜海峡防务的曰军第四十军全部由乙类师团组成,战斗力要高许多。
苏门答腊岛东部海岸,遍布沼泽,照理说曰军应该不会在这里构筑防御工事并部署太多军队。但是在这几年间,安家军特种部队频频从这些看似无法让人通行的区域潜入苏门答腊岛内部,搅合得曰军风声鹤唳。
在这种情况下,兰印军司令部发狠,调集近百万土著民工,一寸寸填平沼泽,耗时两年多时间才完成这个巨大工程,然后顺着海岸线修筑了巩固的防线,到最后百万土著仅仅只剩下二十多万人,由此可见工程量之血腥巨大。
运载两个集团军的庞大登陆舰队顺利抵达潘姜海峡的外围海域,随即,在战列舰队的战列舰、轻重巡洋舰和火力支援船的掩护下,安家军的登陆舰艇开始向海滩冲去。
由于有了之前长时间的大规模空袭,安家军的登陆作战已经不再具备隐蔽姓,曰军的海岸防御部队提前进入阵地,并依托牢固的工事,对安家军的登陆部队实施猛烈的阻击。
开阔的海滩上,一艘艘的安家军登陆舰艇,冒着曰军密集的炮火,疯狂地冲上海滩,随着登陆艇搁浅,前面的挡板被打开,无数的安家军官兵如同猛虎出笼一般,在低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向着曰军阵地扑去。
曰军消耗巨大人力物力构筑的防线也不是吹的,由于这片依靠人工填平的海岸地势开阔,没有险要的防御地形,因此,曰军便在这一地区修建了大量有碉堡作为火力点支撑的堑壕防御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