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拍胸口,“放心罢。”
她家大郎也在一旁拍手叫好,这样自己就可以偷懒两个月了, 只管尽情玩耍——看得出来,父子俩没多少感情, 可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郭氏板着脸,“休想耍滑头, 娘会天天来检查的。”
大郎苦着脸, 悄悄看眼徐宁。
徐宁会意, “白芷识字, 我让白芷代劳罢,保准帮你管得服服帖帖的。”
汪云海这一疯,郭氏又当父亲又当母亲, 放儿子身上的心不免更多了三成, 却不知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最为叛逆,你约束他越严, 保不齐越是逆反。
不若宽严相济的好。
郭氏知道王妃给自己台阶下,顺手推舟答应下来,琢磨着等世子周岁宴一过,便立刻带大郎上京请严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孟母三迁为的正是如此。
徐宁忽然想起,已有数日不曾翻阅京城来的书信,遂命半夏找出,果然厚厚一摞放在那里,还有好几个大而沉重的包裹。
打开来一瞧,果然是提醒她莫忘了办周岁宴的,温徐这两家亲厚的更是干脆将贺礼送了来,杜姨娘跟温贵妃因着私人缘故,送礼的分量格外加重些——杜氏如今也算熬出头了,方姨娘一倒,她在府里地位仅次于太太,又因为徐枫今年考中了秀才,老爷喜欢得不得了,给了许多赏赐,那孩子也是个孝顺的,把值钱东西大多给了养母。
故而杜氏十分欣慰。
徐宁轻轻摇头,母亲仍和从前一般单纯,若真亲厚,哪还用得着分彼此?徐枫此举,恰恰是因为不想欠杜氏人情,可见此子脾性孤拐。
罢了,既然母亲看不出来,她又何必点破,或许善意的谎言对杜氏来说更好,她前半生已经够苦了。
温贵妃那封信则是冗长得多,近半篇幅都在闲话家常,讲述些宫中琐事,叫急性子的人简直没办法读完,然而毕竟是婆母手书,徐宁还是用足耐心,一个字都不肯漏掉,中途喝了两盏茶,还去了三趟厕所。
她脸色渐渐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