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一下,这样一台绣架我们卖一百个大钱,这东西卖回去用个十年八年绝对不成问题,村里的婶子们但凡体验过这绣架的方便之处,肯定都愿意掏钱买,说不定顺带着荣叔你还能卖出一些凳子。”
绣架的大小都是固定了的,村里的女眷买了绣架就得买高度合适的凳子,要还做到草席上做,那肯定是不方便的。
原本苏大荣想说一百个大钱是不是太贵了,毕竟这绣架简单,他和林回星一起,上手后一天随随便便都能做个七八台。
话出口之前,苏大荣想到了绣架上用到的那两个零件。
这样的东西他以前没见过,但是这并不印象他知道这东西的精美程度。
那个叫螺丝和螺母的东西,一个外面有一圈圈凸起来的纹路,一个里面有凹陷的纹路。
任凭苏大荣想破脑袋,都不知道做这种零件的匠人手是有多巧,多稳,才能在这么小的零件上,把这细小的纹路做得如此严丝合缝。
这样的零件想来价格也不会太便宜,这样一想,林回星一台绣架卖一百个大钱好像也不算太贵,毕竟这两个小零件说不定就值好几十个大钱了。
想明白后,苏大荣当即点头道:“行、我给你打下手,东西都是你的,我就不要钱了。”
林回星是个厚道人,可做不出来坑苏大荣的事情:“不要钱可不行,木料都是你的,你还要跟着我一起做,你出木料我出螺丝,卖出去的绣架我们五五分,一人五十个大钱。”
林回星这话一出,不等苏大荣开口,坐在院子里做绣活的季娥就赶忙开口道:“木头又不值钱,五十个大钱实在太多了,你非要给的话,给个十个大钱就够了。”
对于季娥来说,十个大钱也不少了,按照一天做六台绣架算,一天下来她男人也能挣六十个大钱了。
以前上梁沟的村民想都不敢想的工钱,现在看来倒是一个很寻常的数字了。
不说做绣活,就说小孩和男人们没事上山摘点蕨菜、笋子,或者挖点葛根、野山药,要是运气好的话,一天下来也能从林回星这里换到这么多银钱了。
不过这段时间山上摘野菜的人多了,村里有些心思灵活的,还带着岳家一起做。
这也是林回星自己说的,有多少菜干他都要。
春天山上遍地都是野菜,上梁沟附近山上的野菜已经被村里人摘过两轮了,已经没那么多野菜给大家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