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支部书记明朝在大队门口的树底下召开了大队会议。
春风大队有六个生产小队, 加起来大约四百户。
“今天召集社员们开会, 是向大家宣布一下今年的年底总结。我知道大家等着分红,都先别急...”
家里除了梁好和春妮都去大队开会, 每年一到年关不用挣工分是大队最热闹的时候。
闻二山头上顶着几片飘雪回来, 他进屋来回跺着脚搓了搓手。
“今年腊月真冷。”
春妮好奇问他:“分了多少?”
“不多, 都在账上呢, 又不会发钱。不过说是明年扩大规模,说不定明年底分红真能拿到钱。”
春妮继续埋头织毛衣:“我们女工紧赶慢赶就生产出来20件羽绒服,后面羽绒就不够了,听说一件羽绒服最贵能卖80块钱呢。”
闻二山坐下来往炉膛里加干柴:“明年养殖规模也会扩大,咱们大队肯定能攒下钱。人家丰收大队每人分到手10块钱呢,有集体财产就是好。”
他们春风大队每人有50块钱的分红,这钱是不能拿出来的,因为是把工分算成钱, 无法兑换, 只能记录成余钱户。
“冷死了,你也赶紧进屋来烤火。”闻三河进屋迅速把门关上, 没让冷气传进屋里。
梁好自从早上进来烤火屋就没出去过,她窝在窗边的软垫藤椅上看书。
她抬起头问:“闻岩回来了吗?”
闻三河把手放在炉子边上取暖:“他说回屋换一件衣服再进来。”
过了一会儿,闻岩拎了一包炒花生进屋。
他关上门:“外面天冷,午饭在这屋吃吧。”
闻二山看到他手上的花生忍不住开口:“花生是你买回来过年吃的, 咋现在就拿出来了?”
闻岩把油纸包的炒花生放在烤火炉的桌面。
“反正闲的没事,我买了好几包, 够吃。”
闻三河手快拆开花生,闻二山阻止都来不及。
闻岩抓了一把花生坐在梁好身边给她剥壳投喂。
“我向书记打听了买猪的事,等开春咱家也抓两头猪崽回来养着吧。”
闻二山磕磕巴巴:“养...养猪,咱家能养?”
闻岩低头细致地剥着花生:“能养,年底交到食品站宰杀,七成上交,剩下三成是我们自己分配,买卖和自己吃都行。”
他提议养猪是为了帮家里增加额外收入。明年他和梁好就会出去上学,照顾不到家里,只能让二哥和三哥用最慢的方法攒点积蓄。以后三哥要是想成家,家里有猪算是一大优势。
等之后市场彻底开放,再让二哥三哥随便做个小生意提高家里的生活水平。
闻二山内心火热,但又带着犹豫:“买猪崽得花不少钱吧,万一我们养不活咋整?”
闻岩淡声一笑:“不会,公社比你们还重视,会有专门的养猪专家指导你们该如何养猪。”
一听有专家指导,闻二山心里稍稍有了底。
闻溪在外面疯玩到中午才回家吃饭,一到年关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们,无论怎么疯玩都不会挨骂。
黄丽梅记得萍萍结婚的日子,她没有出现在新婚夫妻面前,只是以自己的名字随了20块钱的礼。
郑萍萍忙碌招待客人,恍惚间看到了熟人,随即又觉得不可能,郑家早就跟她没了联系。
赵凯和婆婆前后对待她的巨大落差让她想起曾经郑父对她的批评,那时她天真相信赵凯对她是真爱。
如今抛开郑父的身份,她在婆家什么都不是。
赵凯的工作是她帮忙安排,中间她提心吊胆了好一段时间,还害得疼爱自己的郑母背了锅。
恋爱时期的赵凯对她言听计从,自己从天堂跌入泥潭之后,赵凯和婆婆不再像当初那样对她恭敬。
郑萍萍期待了大半年的婚礼,最终变成用来收份子钱的人情宴会。公婆抠门,婚礼全是素菜,只有炒菜的油加了猪油。
她不是没听到客人的低声抱怨,她强撑着笑容为客人们倒茶。
是的,公婆抠门到连最便宜的酒都舍不得买,茶叶是最廉价的碎茶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