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停在外面的空地,随后垂直起飞上天,惊动了在座的几位教授。
“垂直起飞?!我没看错吧!”
“这是什么飞机?体积不像能载人,但是竟然能做到垂直起飞。”
有人惊呼:“竟然是双尾蝎飞机,到底是哪个天才做出来的飞机!”
“我想不明白,能做出来咱们理论中的轰炸机,为啥还做的这么小?”
钟国强见到无人机的第一眼就对它一见钟情,他就知道自己耐着性子等绝对没错。
教授们的议论在他耳边响起,他终于舍得把目光从天上收回来。
他没有问梁好,反而向教授们提问:“你们不是不会造飞机么,怎么了解的这么多?”
物理系教授满脸激动之色,
“在我们设想中设计了一款未来的四旋翼无人机用来高空探测。如果科技再发展,那么无人机载重量要大、续航要远、续航能力强、最重要的是无人驾驶,战争中如果出现这样的无人机能极大程度保护我们的战士。”
钟国强好奇问:“四旋翼和双尾蝎哪个好?”
教授冷静了一会儿,压着激动解释:“四旋翼是探测工具,只能算是大型玩具,优势是可以形成蜂群攻击让敌人难以选中。但实际操作很难达成,需要用到计算机编码,得用微型计算机相结合,目前我们只有理念还做不到。”
“四旋翼体积小,所以承载力差、续航弱、受天气影响稳定性差。”
“双尾蝎是我们的设想,上面提到的设想都是双尾蝎的优势,最关键的是双尾蝎可以替代轰炸机,并且造价只有轰炸机的五分之一。”
钟国强内心火热,双尾蝎竟然能应用到战场!
尽管他不是空军,想到一排排双尾蝎无人机形成的威慑攻击能极大程度弥补空军的不足,巴不得现在就批量生产。
梁好打断他们的幻想:“或许你们应该听我讲讲?这架无人机是用来载重送货,不是轰炸机。”
校领导迷茫了:“难道这架飞机是你造的?”
梁好更正他的口误:“是载重无人机,和飞机有很大的区别。”
她站在前方主动为大家介绍:“这是我自研的载重无人机,专门用来应急抢险投放物资,优点是大里程、预计航程大约是八千公里,续航40小时;有隔热材料能进入大气层,发动机材质扛低温不会掉续航;外表用了防雷达探测隐身涂料、内部搭载了热成像技术和传感器,可以长时间滞空,载重200公斤…”
因为懒得再去研究数字传媒,所以她在无人机上搭载了遥感方面的各种传感器。
随着梁好娓娓道来的详细讲解,众人包括钟国强都听迷糊了。
校领导喃喃自语:“这不就是轰炸机吗?”
梁好再一次更正:“这是载重无人机。”
闻岩操纵无人机绕着学校飞了一圈,航空学校出现飞机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学生们没认出来是这是哪架飞机,难道是又来了新飞机?!
他们对学校的飞机见惯不怪,头一回见到深灰色的小体积飞机。比直升机大,又比飞机小,看起来不像是能载人的样子。
第73章 四旋翼无人机
(已修)
无人机飞了一圈绕回来, 闻岩带着遥控器回到梁好身边。
梁好问他:“操作麻烦吗?”
闻岩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不麻烦,认一遍按钮就会了。”
梁好让钟国强上手试试。
钟国强犹豫不决:“这么珍贵的无人机,我笨手笨脚摔坏了咋整, 还是让飞行员来试试嘛。”
闻岩身后的黑皮战士跃跃欲试。
“让我来试试, 我刚刚全程看着操作, 看起来不是很麻烦。”
钟国强千叮万属:“千万要小心,起手别飞太高。”
梁好替自己的产品解释:“我用的材料没那么容易坠毁, 摔坏了我无期限保修, 放心大胆操作。”
钟国强满意赞赏:“你总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他就喜欢跟梁好这种大方耿直的人打交道。
趁着众人观察天空中的无人机, 梁好给闻岩讲解了这架载重无人机的特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