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好暗暗道,除了计算机几乎齐活了。
她听说计算机在首都科学院,老万同志的单位。
梁好对火箭还真有点自己的看法,老师让她做火箭相关的研究关系到她加入团队后的分工。
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微型可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和脉冲发动机。
老师让她试着做的意思是能试飞就行,梁好本着能省则省的想法挑了一些最基础的材料、以及堆在角落里的废弃材料。
研究员小王从门口探头。
“郑同志,您需要帮忙吗?”
他确认梁好的身份后心情复杂,对方看着年纪轻轻已经是正式研究员,并且还是贺同志的弟子。
贺同志带过几个学生,临时带的学生和特地收的关门弟子差别可就大了。
首先远近亲疏就很明显。
第89章 液体火箭发动机
(已修)
梁好决定先用微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练手。
为了避免浪费她使用气氧酒精做燃料, 不会产生毒性气体而且环保无害。
小王在一旁给她打下手,看到梁好上手操作丝毫不生疏就知道她绝对是个高手。
梁好捣鼓了一天半,大功告成。
小王不得其解:“这么简单就好了?”
“当然不是, 这是100n的微型发动机, 拿着玩玩。”
小王似懂非懂, 梁好能不借助任何资料手搓火箭发动机已经让他大开眼界。
哪怕只是微型,即便实验失败了也很厉害。
梁好让小王帮忙点火。
小王有些紧张:“不会有危险吧?”
梁好笑了笑:“这只是推进测试, 发动机点火最大的威力也就烤肉, 不会爆炸。”
小王观察了一圈发动机, 有些不确定询问, “这是固体气尖引擎?”
梁好手上拿着笔和本子:“嗯,放心吧,我不会做没把握的实验。”
点火不用亲自点燃,只需要按下开关按钮,小王忐忑不安地用力一按。
随着发动机点火成功,燃料被点燃,拉瓦尔管喷出一道橙红色火焰,尾部火焰形成蓝紫色, 出现了清晰可见的马赫环变化。
小王激动地无以复加:“成...成功了?!”
梁好记录完数据:“9秒开喷, 17秒燃烧结束,燃烧时间8秒, 尾部的喷口已经红了。”
如果她选择的材料能减少受热问题,应该还能再持续一会儿。
不过既然是练手,证明自己的实验成功了。
小王彻底看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他帮忙打下手就给递工具、搬东西, 其余都是梁好一人完成。
这期间她没看过任何资料,在本子上绘图验算完成设计后亲自机加工, 甚至连五轴机床都会用。
桌上堆满了参数计算的草稿纸。
梁好画图极快,眼睛比照相机还厉害,绘出来的数据图精细又美观,他画了几年图自愧不如。
小王有点没看懂马赫环。
“这点推力为什么会出现马赫环?”
他明明没有走神,一个步骤没漏。
马赫环是超音速气流的正常现象。
火箭发动机工作燃料都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箭在高空阶段飞行时间较长,燃料燃烧不完全,超音速气流会压缩气流内未充分燃烧的燃料再次燃烧,从而形成马赫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