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宋第一次评选花魁以来,大都是在潘楼和白矾楼之间产生。白矾楼有背景,潘楼同样是资金雄厚。特别是在得了夷州豪商司马静参与后,甚至隐隐有超出白矾楼趋势。这花魁选举,也是两家重中之重。
要说潘楼实力不俗,又有封宜奴等人坐镇。
徐婆惜本身才艺超群,不逊色于封宜奴,且姿容绝美,可谓是大热门。
只是,徐婆惜身上,存有一个致命缺陷。
也正是这个缺陷,才使得封宜奴动了从玉尹手中买曲谱的念头。同时还她找到了司马静等人商议,结果便是,不惜一切代价,要买来曲谱。
哪知道,竟晚了一步!
见封宜奴一脸苦恼之色,为她平添几分娇柔,令人不由得心生怜惜。
“封姑娘莫非有为难事?”
封宜奴苦笑一声,轻声道:“不瞒小乙,奴今曰买这曲谱,乃是为婆惜造势。小乙而今声名鹊起,婆惜若能借小乙之名,便可以更进一步。
可惜,却被那丰乐楼抢先。
婆惜才艺不俗,相貌也甚娇美。但她却有一个麻烦,便是她京师话有些不好。她本是太仓人,言语间自然有些口音。若在平时倒也无妨,可若评选花魁,就弱了气势……小乙当知道,京师人总有那么点傲慢。”
玉尹明白!
这就好像后世,一个外乡女子到燕京求发展,却说得一口不标准的燕京话。生活在燕京,总有些傲气。如果旁的还好,但若是评选花魁,那燕京人就会觉着,你连我这燕京话都说不好,还想在燕京闯江湖吗?
大致便是如此……
玉尹是道地京师人,又从市井中崛起。
梁祝那曲谱本就不差,若再加上玉尹这名声,可以令开封人对徐婆惜少些挑刺。
谁说古人不会炒作?
至少玉尹觉着,封宜奴就不缺乏那种炒作的精神。
“确是晚了,若封姑娘能早些来,这曲谱必卖给姑娘。”
玉尹也是个不想掩饰好恶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