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第一百章 血色可敦城(二)(4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玉尹笑道:“使君说笑了,自家那有资格看这等书……只是听人说过,所以才有此问。这种书,便是让自家看了,也未必能看得明白……嘿嘿,使君休要取笑自家。”

也是,司马光好歹也是大宋名臣。

这《资治通鉴》自完稿之后,在坊巷中少有流通。

便是那些饱读诗书的读书人,也没有几个真正阅读过这部作品,更不要说‘十三郎这个坊巷间的市井小民。耶律大石放下书,走到牢门口,学着玉尹的模样,靠墙坐下。

“其实,你大宋人杰地灵,真是贤良无数。

咱生平最爱者,莫过于你大宋朝的东坡居士,除此之外,便喜欢司马相公的这部书。

博大精深,博大精深啊!

我大辽立国,虽比大宋早,却真个没有出过这等人物。”

“我大宋的能人自然无数,别的不说,那柳三变可听说过?”

耶律大石晒然,“不过个无行浪子罢了,怎可以东坡居士和司马相公相提并论?”

苏门四学士的作品,在大辽也好,还是在后来的金国也罢,极受推崇。

反倒是大宋朝,苏门四学士的作品屡次被禁,司马光死后,甚至差一点尸骨不存……这所谓的‘政治斗争’,其实才是大宋朝最可怕的灾难。党锢之争,相互间的倾轧,把个满朝精英的大宋朝,弄到而今小人当道,歼贼掌权的地步。王安石变法固然是出于好心,然则也正是这家伙开启了党同伐异的开端,令人扼腕。

后世每提王安石,都颇有赞赏之语。

但是在玉尹的观念中,这王安石最多也就是一州父母官,执掌朝堂,远远不够……他的德行还有他的才学是好,只可惜这位坳相公,坳得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耶律大石侃侃而谈,似乎谈姓十足。

玉尹则一直在旁边小心观察,观察着这位使君大人的一举一动。

他似乎很紧张!

不过从表面上看不出来。

通过滔滔不绝的讲话,来舒缓内心的紧张情绪……玉尹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哐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