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第281章 开封之围(三)(5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哪怕赵桓再疼爱他,这个时候也必须要听从圣命……撅着嘴,赵谌狠狠瞪了汪伯彦一眼,随着张大年从宫楼上退下。

那目光中带着的不屑和仇视,让汪伯彦心里有些发毛……这可是太子啊!未来官家的继承人,怎地便得罪了太子呢?若他曰太子登基,只怕是对自己会有不利。

赵桓年二十六岁,本不需要担心这些。

可问题是,有哲宗前车之鉴,汪伯彦不得不未雨绸缪。

怎样才能让太子消除怨恨?

这可是一件大事……若不能赵谌对他的敌意,只怕未来……便是他到时候已经不在,但子嗣难免会遭受波及。不行,这件事必须要谨慎对待,否则便是一桩麻烦。

就在汪伯彦思忖之时,忽听得赵桓叫他名字。

“汪卿,你说而今可有机会,与虏贼和谈?”

“这个……”

汪伯彦眼珠子一转,轻声道:“陛下,和谈倒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虏贼南下,粮道难继,恐怕也坚持不得太久。此前陛下已诏令四方节度使勤王,想来会不曰抵达。

关键是要找一个合适机会,方可与虏贼议和。

而今李伯纪正督战,不妨让他打一打,先搓了搓虏贼的锐气,便有机会与虏贼议和。”

汪伯彦也知道,这个时候如果阻止李纲抗战,一旦消息传出,势必会被开封府上下骂的狗血淋头。当初白时中的前车之鉴,仍记忆犹新,所以汪伯彦也非常小心。

李纲若是胜了,则汪伯彦等议和派便难以在朝堂上立足。

且让你在前面打拼一下,自家揣摩圣意,到时候这首功还是要算在自家的头上……汪伯彦这番心思,赵桓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他本来就不想死战,若是能有机会和女真人议和,倒也是一个不错选择。

汪伯彦说的不错,要选一个好时机。

“汪卿,若开启和谈,让谁去为好?”

言下之意,是让汪伯彦自告奋勇。

可汪伯彦却因为当初白时中的事情,断然不肯做这出头鸟。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轻声道:“依臣之见,军前计议使郑望之口才出众,辩才无双,且有胆略,可以担此重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