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振擅长制作,而陈规则长于理论和想象。两人合作之后,可谓是相得益彰,收获颇丰。
听闻玉尹询问火箭的事宜,陈规顿时来了精神。
“的确是有些收获……凌统制的技巧果然精湛,只要是我想出来,他便能做出来。
呵呵,这些曰子,我发现那喷火筒尚有其他用处。
当火药点燃之后,会推动箭矢喷射,威力比之喷火筒更加强大。这两天我们正在做一种火箭,名为二虎追羊箭,射程可达五百步,三百步之内,可以贯穿札甲。
只是目前还算不得稳定,时常会出现炸筒的情况。
不过我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估计用不得多久,便可以把这种火箭完善起来……”
二虎追羊箭?
玉尹闻听,顿时乐了!
管状火器的出现,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大进步。
原本在宋代,火器的发展颇为兴盛。民间更流传一种名为‘流星’的焰火,类似于后世的窜天猴。想来陈东,便是由此而产生的灵感,竟然把这火器的进程推动了一大步。
其实最早把火器用于战争的,乃是华人。
北宋时期,火器发展极为兴旺。到了南宋时,霹雳炮等大量火器的出现,对女真和蒙古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是,随着崖山之难,宋朝灭亡后,蒙古人便抑制了火器的发展,并且对当时的火器工业,造成了巨大破坏。不过蒙古人虽然抑制了火器的发展,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北宋时期的科技成果。
回回炮,便是蒙古人利用火器的一个例子。
到明代之后,遭受巨大破坏的火器重新获得重视,于是便有了火炮和火铳的出现。
只是到了清代……
玉尹对火器后来的发展,没什么兴趣。
他最关心的,还是陈规究竟把这火器,研制到了什么程度。
于是,他详细询问了陈规的实验,而陈规也滔滔不绝,颇有兴致的向玉尹讲解着他对火器的心得。
不知不觉,便到了晌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