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第336章 你是谁?(1/2)(5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礼部尚书梅执礼,更是罪魁祸首。

便是李纲,也被卷入其中,连带着户部尚书唐恪等人,都成了太学生咒骂的对象。

康王赵构是主持签订燕山之盟的人,但由于他是宗室,也不可能卖国,所以没有被冠以卖国贼之名。但即便如此,一个做事不利,昏庸不明,软弱不堪重用的名声,也让赵构的声望降到冰点。太学生没有冲击康王府,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待赵桓反应过来时,事情已经闹大。

数万开封百姓与宣德门外伏阙谏言,支持太学生所作所为。

赵桓派内侍冯益劝说百姓,却因为冯益态度嚣张跋扈,被太学生群殴致死,更令群情激奋。

赵桓被吓到了!

一时间也慌了神……

匆忙间,他想要下令殿前司王宗濋驱赶百姓,幸好被皇后朱琏劝住。

眼见情况愈演愈烈,赵桓也不敢掉以轻心。

在姚平仲和张伯奋的保护下,赵桓登上宣德门,告知众人,所谓软禁太上道君一事,纯熟子虚乌有。太上道君奔波劳累,故而在龙德宫静养。为了使百姓相信,赵桓最后还让太子赵谌前往龙德宫,清楚太上道君赵佶也登上宣德门,表示清白。

这也是赵佶自还都以来,首次出现在百姓面前,而赵桓对赵佶的软禁,也因此不得不取消。

赵佶对赵桓,芥蒂甚深。

不过却也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而今这状况之下,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平定局势。

所以赵佶和赵桓表现的非常亲热,更手挽赵桓手臂,以示父子情深。

旋即,赵桓下旨,贬康王赵构为齐国公,更拘拿梅执礼等人,下诏要进行追查……此次太学生之乱,史称宣德伏阙。

赵桓在开封之战辛辛苦苦建立的威望,因燕山之盟而被削减甚巨。

赵佶更趁势而起,复又出现于朝堂之上,令大宋朝堂的格局,也变得极为复杂。

赵桓此前,曾大肆打压议和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