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一百二十六章 十段文(3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十段文意思差不多,分为冒头、官题、原题、大讲、余意(后讲)、原经、结尾,冒头又分成了破题、接题、小讲、缴结。正好十个部分。明朝的八股文就是从十段文发展起来的,分成了破题、承题、起讲、领题、起股、出题、正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

十段文一开始不能说是坏的,很规范的议论文。可一旦将它束在这个框架里,与书法一样,文章越来越呆板。但明朝还嫌不够,又在上面叠加了许多框框架架,于是臭名远扬的八股文出现了。

现在十段文还没有出现,古散文体还没有成为主流呢,况且这种标准的时文体。

郑朗认真的讲,至于柴克明能听进去多少,能领悟多少,那就看他的造化了。写骈文不好说,往里面堆砌华丽的词藻就是。但用在古散文体上,能给他的论策凭空加上不少分。

讲了大半天,柴克明又伏了下来,说道:

“请受我一拜,郑小郎,能不能做我的小先生?”

郑朗抹汗,怎么又来了。

直摇头。

其实无论严掌柜,或者江杏儿,或者柴克明,都好对付。韵州知州王益受封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正在进京的路上。他带了一个超级大神,正好读到郑朗的讲仁文章,心下仰慕不止,准备磨拳擦掌,到了京城后,好好拜访郑朗,学一些知识。

那个大神的到来……郑朗快乐的时光有可能不多啦!

好不容易说服了柴克明,然后睡觉。也没有睡好,他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一屋子的人,竟有了两人喜欢打呼噜,鼾声如雷,第二天郑朗起来,两眼带着血丝,根本就没有睡好。

这叫快活的曰子过多了,乍过这么苦的生活,根本不适应。

第二天考诗,与赋。

诗没有太难,不是很长,况且若真的想不出好诗,从脑海里,从宋朝往后备朝备代的优秀诗篇里择出一篇切题的,再进行改头换面,一篇优秀的诗作就出来了。

但这也不屑去做。

诗社上郑州诸学子作出的那些诗也就那样啦。

这次柴克明都很自觉,并没有看郑朗的诗作,低下头去苦思冥想。隔壁那个富家子却不然,又将眼光瞟了过来,郑朗摇头,低声道:

“不行Ⅱ网,若是一模一样,试卷出来,别人是认为你抄了我的,还是我抄了你的?”

就是考了一个好名次,也将你拿下了。

富家子一听有理,不敢再抄袭了,可想也想不出来,急得抓耳挠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