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三十章 大中庸(下)(6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因此王阴阳那种知行合一很复杂,不仅是一种形式与行为,还是一种思想,一种体系,这才构成了王学的儒学系统。

也可以说郑朗的中庸是包容调济,可那样诠注,多空泛哪,甚至比史上司马光的中庸更玄之又玄。

一直要寻找这个核心,有这个核心才能去诠注。

今天终于给了他灵感。

主要是岁数太小,前世的不能算,今世才真正认真思考,到他老的时候思想完善了,又不会如此吃力。

道:“陆大郎,我到你家中坐一坐,记一些东西。”

“这是小的荣光。”

“别小的,称我吧。”

等于白说。

郑朗又对杏儿道:“给我准备笔墨纸砚。”

王安石道:“郑大夫,要记什么吗?”

“要记一下的,是我刚刚想起来的修注中庸核心所在。”

一句话说完后,所有人眼睛亮了起来。

中庸啊,有几人未听过这件事?

杏儿磨好了墨,崔娴眼光亮晶晶的看着丈夫。处得久了,更不想争,相反,因为她有才气,懂得多,才知道丈夫学问的浩大,渐渐变得有些膜拜起来。

“司马三郎,我说你记。吕三郎,王三郎,你们也可以发问。”

“喏,”司马光高兴地答道。

“包容调剂,与时俱进,直而温之,简而无傲,乃中庸之理也。”

王安石皱起眉头,包容调剂知道的,可这个与时俱进是什么?既然老师让问,于是直接问了出来。

“与时俱进……”郑朗沉吟一声,这个若说好了,可了不得啦。而这四个字恰恰是四句“真言”中的重中之重!道:“首先问你一个问题,一加二是不是等于二加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