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三十二章 割(一)(6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两人都很自负,可以在考场上与他们一决长短。

但是他们疏忽了一件事,科考是其一,吏治与做官之道也是其一,科考是扣开进入官场的大门,后面两点才是官场高升的法则。能在科考上战胜吕公著与司马光,仕途上能战胜经郑朗精心调教过的吕公著与司马光吗?

说完后两人上船,此次前来太平州是听说了碑赋之事,刻意从扬州与丹阳赶到太平州会合,一道拓郑朗字的。

观者太多,两人一来一去,无人注意。

他们的小船刚离开,另外一艘大船驶到太平州的码头。郑朗看了看,带着诸位官员回去。这是妇人的活,崔娴安排足够了,自己不便插手。

刚到州衙,吕三叔来到公堂,对他禀报:“江宁来人了。”

“好啊。”正等着他们。

来的人很多,让王益帮忙,从江宁请一个落第的举子,若不想再参加省试考的,过来帮助自己,但条件有一些高,必须精明强干,最好是官宦子弟,这样有一定的官场经验,或者能对官场有一些认识,岁数不能太大,若成了老者跟在自己后面不大灵活,等培养起来,都走不动路了,那才糟糕透顶。也不能太小,太小就会毛躁。

最好象吕三叔这样,四十岁左右上下,有一定经验,子女长大诚仁,不必有后顾之忧,做事也到了稳重时候。

另外两个人条件稍低一些,只要人精明忠心,身手好就行了,做护卫的。但考虑到江南水多,附注的条件是必须有一身好水姓。

同行的还有六十几个各行各业的工匠,那不算,一个月后事一了,全部让他们回江宁。

回到家中,家中没有其他人了,只有四个学生在读书,杨九斤在做护卫,他弟弟与丁胜以及几个小婢赶到竹棚那边看热闹去了,顺便隐在暗中做保护。

客厅里,四个学生正在与一个少女对眼睛。

郑朗也好奇地看着这个少女,问道:“你怎么来啦?”

又看了看客人,恍然大悟,道:“原来你跟娘娘来的。”

屋子中间坐着几位客人,两个大汉,大约就是王益替他请的护卫,还有一个四十来岁的文士,长得很清瘦,大约就是王益替他请的管事,并且带了一个长相清秀的妇人。郑朗也不反对,不象吕三叔,仅是保护吕公著,三两年吕公著成长起来,他就要带吕公著回去的。这个文士有可能要陪伴他很长时间的,带一个家眷过来,合乎情理。是人,总有七情六欲。

但这个妇人与这个少女象极了。

于是有此说。

少女胀红了脸,妇人脸也一红,道:“郑知州,你误会了,我是大姐,她是我十妹。”

正是在临江寺碰到的那对魏家姐妹中的大波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