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有以前几样事物,包括明代武当山奇景之一,海马吐雾,让郑朗提前上演。在屋顶上塑一海马,有三个条件前题,一是必须将它与下面的整间屋子充分的暴晒在太阳下面。二是房间透风姓不强。三是海马中空,与房屋空间紧密相连。
冬天不明显,没有武当山那种独天独厚的条件,但夏天,包括这时候的天气,皆可以。每到雷雨来临前,气候闷热,冷暖空气上下交替剧烈,由于曰光暴晒,房间里湿度大的气体膨胀,透风姓不强,只好自海马大张的嘴巴里吐出来,遇到外面雨天来临时降下的冷空气,有时候能凝成水雾,甚至因为上下气流交接,偶尔发出长啸声。
自建好起,不是每一次下雨都会啸的,只啸过一回。天气渐渐冷下来,想听到它的啸声,只能到明年。但当时也让所有游客吓呆了。再一看,墙壁上写着原理图。
就没有人能看懂的,可连原理说出来,说明它不是什么神明显灵,而是状元聪明,人做的。岂不是废话,不是人做的,难道是地上长出来的。但对于现在百姓来说,是人做的还是神显灵的,很重要。
这些个好玩的东西,能让游客不来么?
刘姓主户看后茫然失落。
也没有人说他是善行了,改口说他是傻瓜。
越想越不甘心,找到郑朗,央请郑朗将那四百亩地归还给他。
王安石冷笑道:“你以为郑大夫是什么人哪?对你们好,你们要识好。我问你,那些地是不是你的?”
刘姓主户茫然不能言。地契交给了临江寺,怎么说是他的地?
“看看那些歹僧们做了什么?若是没有你们一个个捐财纳物,他们有这胆量为非作歹么?”
提起此事,王安石很气愤,不但变相的助纣为虐,办案时蜂拥而来进行阻挠,若不是老师处理明智,换普通官员有可能就出事了。
郑朗将王安石拉住,不让他说,道:“刘大郎,地我分给了租客,还给你是不可能了。但想要地,过一段时间你还有一次机会。这也是一个教训,学一学陆家,多做一些善事,非是供养一群又懒又肥的大和尚,这才是佛祖喜欢看到的。”
看着失落的夫妇离开,王安石道:“大夫,他们欺你太软,所以上门无理取闹。”
“不是,乡人们笑话,我们不能再嘲笑,若是他们想不开,也有可能发生不好的事情。”
严荣忽然道:“郑大夫,我想我以后做不来官员。”
“为何?”
“我哪里有这智慧想得这么细,”严荣苦恼地说。
郑朗呵呵大笑,道:“只要有心,就是好官。”
……奏折到了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