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戏法(4 / 8)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去年来的时候树没有长大,虽然美丽,然不及今年。到了小码头处停下来船,登上堤岸,上面就是一个墟市,有各个商人的仓库,收蚕茧与粮食的,大大小小的三十多个,还有官府的仓库,最大,要征粮,锦锈苑同样也要蚕茧与生丝。

还有十几家杂货铺子,几家食铺与两家早点铺子,以及一个菜市场,两家茶馆,两百多户人家。已经是一个很象样的墟市,其实其他各圩除了今年的一些小圩外,都有类似的墟市,景民圩最大。

下面是一条大沟,通向圩内所有村落,老百姓多摇着两吨重的小木船过来交粮税,或者卖粮食。后者官府不参与的,而这正好造就了芜湖的繁荣,本地的,以及往上宣州一带的,会涌来两百多万石大米,再通过各家粮铺,装上大船,从长江运向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碾坊此时曰夜都在舂碾谷米,场面更加壮观。

仅凭这项交易,足以让所有大户紧抱郑朗大腿。

再看着圩内,许多人家先行富裕起来,买来砖块与青瓦,也不容易的,修造一栋马马虎虎的砖瓦房,要三十四缗钱,但这些白石灰墙与褐色小瓦片,掩映在一排排碧树下面,看上去充满了诗情画意。

王昭明兴奋地拉着高若讷的手说道:“高司谏,跟我来。”

他数次来太平州,景民圩来的次数最多,竟然有老百姓认识他,客气地打着招呼。

很高兴,也与他们寒喧:“王四,怎么今天买这么多猪肉。”

“孩子嘴馋,多买一些,小的家中还养着三头猪呢,但到冬天宰。”

“好曰子啊。”

“是好曰子,小的做梦都在笑。”

“你忙。”

“黄门公,你也忙,你是好黄门,会升官的。”

说得王昭明有些惭愧,拉着高若讷的手来到附近一个村庄,正有两家在盖新房子,有几户人家盖好了,还有几户人家是草棚子,不过运来一些砖瓦,看样子明年会动手盖新屋。

王昭明兴奋地说:“去年我初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之地,许多百姓连吃的,也是官府贷的粮食,还有牛也是贷的,今年就变得如此。”

然后坐地一块草地上与百姓聊着天。

最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临走时还说道:“高司谏,这比状元公考三元还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感觉很光荣,自己跑来跑去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高若讷无言,虽夸了一些,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一个奇迹,要知道这里本来还是一片湖泽之所。

再次上船,看了看灾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