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动(7 / 10)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过太平州是特例,那怕就是灾民,有了甘蔗,马上又有了棉花,还有沟渠坡岗之利全部腾让出来,税征得又低,官府鼓励饲养耕牛,城中的百姓圈圈地,钱就来了。四等户以上的比例特多,还是那种无可争议的四等户。

从年底涌来一批百姓,四万七千余户,两万六千户四等民,绝对的四等民!到明年年底,很有可能还会增加七八千户。

这些四等户全部应征差役。

几个县令哭笑不得,俺们太平州现在是不错,可至于需要两万六千多民差役吗?

所有老百姓一起傻眼,这无疑是一个惊天霹雳。

中了差役,那等于中了爱滋,绝世蛊毒,完了完了。

一道州令下去,一起忘记过新年的喜悦,全部如丧考妣。于是联合起来,一起过来询问,知州,你是好官,不能这样玩哪,俺家六十多亩地,平时都累得半死,你征一个差役过去,俺家只能等着败家灭家。

郑朗反问一句:“不征差役,这样下去,那一个官吏能吃得消?”

“用钱代役吧,这么多一二三四等户,征一征,会有足够的经济雇佣差役……”又将这个话题翻了出来。

“不行,朝廷没有这项制度。”郑朗一口回绝。

另一边汪知县却在放口风,你们联名上书,将困难向陛下禀明,陛下是仁君,一定会通融的。只要陛下首肯,郑知州一定会想出公平的办法。

诸人一想也是,看一看,为了灾民太守与朝廷闹成什么样子?

一起联合起来签名,不会签的按手印。

这份上书很长的,内容不多,为此事商议了很久,按照一二三四等户征纳免役钱,然后由州府雇闲人担任衙前,这样有力的出力,也能得到一些回报养家糊口,有钱的出钱,不误家中的事务。

但不象王安石那次变法,只说了等户,而王安石那次变法,却是讲究绝对的公平,一百缗钱人家一年交纳一缗钱免役钱,那么一千万缗钱人家必须交纳十万免役钱。

大户人家逼急了。

事实也要这么做,可这个世道,谁敢讲绝对的公平?这些大户是喂不饱的饿狼,让他们拨几根汗毛是可能的,想让他们拨掉饿牙,能不拼命吗?王安石无知者无畏,郑朗敢不敢?那不但不会成功,会被咬得很惨很惨的。

盖手印签字名字的百姓几乎达到四万户,这也代表着民意所向,然后长长的联名书递向京城。

新年过得也不平静,继续忙碌。

但也没有过新年的气氛,郑朗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这份万手印书到朝廷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