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百四十八章 在路上(四)(5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郑朗就是不回答。

他想到的更多,营田只是解决之道的一部分,若是整个陕西羌人与蕃人全部开垦呢?

授他们技术,给他们马牛,朝廷可以出资从吐蕃等部族购回一批战马,将军中不好的劣制马匹赐赏给有功的弓箭手与忠于朝廷的蕃户,但不准他们宰杀,而是用来耕地的,扩大耕种生产。

只要乡兵补充,朝廷还会派兵,但没有以前负担沉重。只要耕地扩大,陕西粮食差距不会太大。减少专营的伤害,也不用吃一些无良商人给的霉米陈谷。

可一旦诏书下达,里面猫腻会有很多,有的将领胆大包天,会将良马当作劣马,售给蕃户,贻误战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诏书下达,但陕西的长官还没有决定下来。

只要赵祯一提,准得冷场。

郑朗看着十几个大佬,不知说什么好,最后说道:“陛下,臣有一策。”

“你说。”

“不如正式将陕西分成四路,以韩琦管句秦凤路部署司事兼知秦州,范仲淹管句环庆路部署司事兼知庆州,庞籍管句鄜延路部署司事兼知延州,并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

“那么渭州呢?”

“泾原路让臣去吧,况且臣呆在西府,也有些不自在。”

十几个大佬莞尔一笑。

一群老头子,最年青的也有四十多岁,郑朗放在里面,是让人感到太奇怪。

但去渭州不同,虽然这一职是主管一路政军财,郑朗有了政绩,又是以西府副相之职前去的,不显得唐突。

实际上早想将郑朗调到西北,就不知道如何安排,还有首官之职久而不决,也就没有想到郑朗的职位。

郑朗又说道:“将陕西正式划分四路,是权宜之计,西贼势大,合兵一处,唯恐不及,分兵四处,更是自寻死路。如今没有合适的领首之人担任陕西长官,只能临时划分。以后想要真正剿灭西夏时,必须四路合一,统一行动。”

郑朗提前数月还原历史,弊端很多,宋神宗时加了临洮路,变成五路军队,各不相统辖,藩镇割据的危险没有了,然后大败也产生了。

但眼下对他有好处,韩琦与庞籍、范仲淹太猛,自己没有本事说服他们,不如各干各的。以前陕西四路概念很模糊,虽有四路之议,实际归陕西总管,然而缺少有能力的长官,这个总管的优势也没有发挥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